天籁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718章 审判和封赏
    京畿地区冰雪依然未完全融化,下面碧绿麦苗清晰可见,如果不出现大的灾情,今年会是一个丰收之年。</br>  过段时间土豆又要开始种植,土豆加小麦双丰收,将成功让江北地区百姓过上不再挨饿的日子。</br>  朱慈烺在巡查之路上,到处都是闻风而来的百姓,他们站在路边拼命拍手,很多人手掌都拍肿了。</br>  不过百姓们并不在意,相比神武皇帝给他们分土地,让他们吃上饭,让土地官绅不敢随意欺压他们,手掌受点罪算什么?</br>  当朱慈烺马车路过他们身边时,百姓们扑通扑通全部跪倒高呼万岁,一路上万岁的呼声此起彼伏……</br>  坐在朱慈烺身边的崇祯太上皇表面不动声色,心里却不是滋味,很明显现在神武皇帝才是民心所向。</br>  当初神武皇帝还是皇太子时,他们提出土地改革时,遭到所有官员士绅的反对,连崇祯都在反对。</br>  可是朱慈烺却毫不动摇,对敢于和他对抗的地主官绅高高举起屠刀,只杀的士绅地主人头滚滚。</br>  为了能把皇太子拉下台,地主官绅甚至开始逼宫,国子监和翰林院都开始游行示威,崇祯当时差点没有顶住压力。</br>  但年幼的皇太子再次举起改革的屠刀,对逼宫的朝中官员和国子监监生杀无赦,崇祯差点取缔他监国资格。</br>  看着眼前幸福的百姓们,崇祯不禁想起之前和朱慈烺一起去河南视察的情况,当时京畿地区一片荒凉,根本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。</br>  这一切都是朱慈烺土地改革的功劳,同样作为大明子民,生活在崇祯朝和神武朝的百姓完全是两个世界。</br>  可以说崇祯是一个勤政清廉固执的皇帝,却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。</br>  但在对待太子监国之事上,他做出一个伟大的正确选择,不然大明现在还在亡国之路继续挣扎,何谈中兴!</br>  朱慈烺知道太上皇心里有想法,不过他并不在意,搞定建奴和鞑子后,他需要做的还很多,后面要把重心放在国内,继续进行土地改革。</br>  目前最重要之事乃是封赏有功将士,还有对建奴权贵的处置,以及战死将士灵位进入忠魂祠。</br>  之前在剿灭建奴之战中战死的将士灵位,已经有孙传庭和卢象升带回来,年前已经进入忠魂祠。</br>  这次对蒙古之战伤亡不大,但也有两百多士兵战死在大草原上,他们都被就地立碑安葬,灵位带回京师。</br>  返回京师后,朱慈烺亲自主持战死将士灵位入忠魂祠的仪式,随后传旨,把建奴一帮权贵压上来。</br>  贼酋皇太极病死,济尔哈朗战死,阿济格和岳托被杀,多铎和多尔衮兄弟被生擒,代善和豪格也被抓。</br>  同样都是建奴亲王,与战死的济尔哈朗,岳托,阿济格三人相比,被生擒活捉的多尔衮兄弟和代善豪格四人肯定更加受罪。</br>  被押到大明京师后,他们心里一直在猜测神武小皇帝会如何处置他们,直到被押到忠魂祠前广场,他们以为生命终于要结束了。</br>  听闻神武皇帝要在忠魂祠处置建奴权贵,很多百姓立即携带臭鸡蛋烂菜叶赶往忠魂祠看热闹,并找机会教训一下建奴。</br>  当初朱慈烺决定把忠魂祠建造在皇城外,就是为了让百姓祭祀方便,广场面积也修建的很大,足够容纳一万多人。</br>  所以看热闹的百姓实在太多,很快广场就挤满百姓,安全起见,顺天巡抚杨廷麟只能增加五城兵马司士兵,并严格限制百姓再次入场。</br>  神武二年三月二十日午时。</br>  多尔衮,多铎,代善,豪格四位亲王和皇太极后宫布木布泰,哲哲,海兰珠,小福临等,还有一些建奴贝勒等权贵近千人被押到忠魂祠前广场。</br>  他们刚被按跪在地上,百姓们手中烂菜叶臭鸡蛋等,就开始铺天盖地砸向建奴权贵们。</br>  多尔衮多铎他们光秃秃的脑袋和脸上都是臭鸡蛋,他们个个都被恶心在呕吐,特别是建奴皇后哲哲和庄妃几乎把苦胆都吐出来,一些小个子建奴几乎要被烂菜叶掩埋……</br>  以前百姓家里吃饭都是很大问题,臭鸡蛋和烂菜叶谁舍得扔掉,现在已经有很大改善,臭鸡蛋不多,但烂菜叶绝对有很多。</br>  因为百姓们太热情,五城兵马司士兵几乎都无法控场了,杨廷麟一看不好,立即向神武皇帝求援。</br>  朱慈烺一声令下,周遇吉立即派出三千神武军,同时有两千锦衣卫登场,他们并未强行抓捕百姓,而是拿着大喇叭呼叫:</br>  “在场百姓注意,要控制一下自己,千万不能再乱扔东西,广场被你们搞的太脏了,一会神武皇帝要来……”</br>  听到神武皇帝要来,百姓们立即停手,谁也不想让自己心中神站在脏兮兮的广场上。</br>  见百姓停手,五城兵马士兵和神武军将士们开始清洗广场上烂菜叶,他们必须让神武皇帝待在干净的环境里。</br>  看到将士们清理烂菜叶,百姓们也纷纷上前帮忙,他们把自己扔到广场上的烂菜叶又捡回去……</br>  “哒哒哒……”</br>  大约一个时辰过去,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,神武皇帝在两千御林军的簇拥下来到忠魂祠广场。</br>  他们在广场前下马迅速列成整整齐齐两队,保护着神武皇帝进入广场,登上早就搭建好的高台。</br>  朱慈烺在高台上那把椅子上落座,胡宝岳洋分立左右,李邦华,冯英,孙传庭,周遇吉,黄德功,孙应元,曹变蛟等等两旁站立。</br>  卢象升回家守孝,孙传庭暂代兵部尚书,刑部尚书冯英很荣幸,他成为今日刑场监斩官。</br>  朱慈烺目光在台下广场扫视一遍,随后对刑部尚书冯英点点头,冯英领旨,对神武皇帝躬身一礼,他迈步走到台前高声说道:</br>  “建州本是我大明国土,生活在那里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等少数民族皆是我大明子民,努尔哈赤更是被大明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。</br>  然蛮夷总归是蛮夷,他们非但不知感恩,反而举旗造反杀我大明子民和将士,侵占我大明领土。</br>  从抚顺到辽阳,再到沈阳,大凌河等地,辽东逐渐被建奴占据,严重威胁松锦地区,屡次入关烧杀抢掠。</br>  建奴的谋逆,对大明朝廷和大明子民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,若不是紫微帝星神武皇帝出世,建奴有给大明带来颠覆性伤害的可能。</br>  神武元年四月,神武皇帝御驾亲征,一年不到时间灭建奴平蒙古,把部分蛮夷击杀,并擒获一些建奴权贵。</br>  今日本官奉旨,对罪大恶极的建奴权贵进行处置,来人,把索尼图赖等建奴权贵全部判腰斩!”</br>  “得令!”</br>  冯英一声令下,建奴权贵都吓尿了,全部跪倒地上拼命求饶,可锦衣卫根本不理睬他们,立即上前把近一千建奴权贵全部按倒在上。</br>  “不要啊,大明皇帝饶命呀,罪魁祸首皇太极和多尔衮豪格他们罪该万死,我们都是无辜的……”</br>  “啪啪……”</br>  岳洋上前几巴掌,狠狠扇在叫的最凶的建奴贝勒脸上。</br>  由于岳洋用力过猛,感觉手掌都有点发麻,这个贝勒那张老脸顿时被打成猪头,嘴巴肿的再无法叫喊……</br>  他抖抖手,对麾下锦衣卫一挥手叫道:</br>  “谁叫的最凶,优先腰斩……”</br>  正在哭喊的建奴权贵们听到岳洋的话,他们马上住嘴不敢再叫喊,都不想被第一个拉出去腰斩。</br>  腰斩被列为“十大酷刑”之一。</br>  主要是因为人的器官基本上都是在上半身,在受到刑罚时一般可能需要疼上好一阵子才能够断气。</br>  整个画面会让人觉得惨不忍睹。</br>  为了能够让犯人早一点断气减、少承受折磨,一般都会选择提前贿赂。</br>  看到建奴权贵不再叫喊,岳洋嘿嘿一笑:</br>  “开始腰斩,排好队一个个来!”</br>  “得令!”</br>  岳洋一声令下,建奴权贵被排成一排,索尼很不幸被排在第一个,一个锦衣卫举起斧头猛劈而下。</br>  “咔嚓……”</br>  索尼被一斧头劈成两半,两截身体痛苦的在地上蠕动……</br>  这时建奴权贵才发现,第一个被腰斩的几乎很幸运,因为眼巴巴看着别人腰斩在眼前,他们心里更加无法承受这种恐惧……</br>  岳洋之所以如此做,就是让建奴权贵亲眼看着族人在眼前被一个个腰斩,要让建奴恐惧崩溃……</br>  建奴权贵一个接一个被腰斩,当第五百个建奴被腰斩时,后面等待腰斩的建奴权贵直接被吓死五十多个……</br>  岳洋擦拭不管他们是否被吓死,他和李若琏二人依然指挥锦衣卫砍人,知道把所有建奴权贵腰斩……</br>  建奴权贵被腰斩后,冯英又对多尔衮和多铎,岳托,豪格进行宣判,四人被削去四肢装进药水坛子,放在忠魂祠里以慰将士们的忠魂……</br>  建奴皇后哲哲和庄妃以及海兰珠并未被处死,他们被朱慈烺养在皇家集团名下的花船上,朱慈烺相信生意一定会很好。</br>  至于小福临,朱慈烺把他安顿在通州农场里,稍微长大几岁开始做免费义工。</br>  如果不是想用他来胁迫建奴三个娘娘接客,朱慈烺根本不会让他活到现在。</br>  处置完建奴权贵,朱慈烺开始安排修建官道之事,连接漠南和漠北的官道必须提上日程,为归顺的鞑子和海西女真们找些事情做。</br>  自古以来,道路修到哪里,军队就可以到达哪里,武力统治范围也可以到达哪里。</br>  这一套政策下来,不仅有利于大明与西域的交往,还为大明日后打下这些地方做了有力的准备工作。</br>  接下来便是令人欢喜的册封问题了,那些有功将士们早已对封赏望眼欲穿了。</br>  针对爵位,朱慈烺做出了一些调整,恢复了子爵和男爵。</br>  大明的封爵分为宗室和外戚两种,宗室也就是皇室龙子龙孙,爵位为亲王、郡王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、奉国将军、镇国中尉、辅国中尉、奉国中尉这几等。</br>  外戚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,由功臣和皇亲组成,本来是五等,后来被革去子爵和男爵,只留公、侯、伯三等,皆为超品。</br>  明太祖朱元璋还定下制度:</br>  “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,封号非特旨不得予。”</br>  外戚封爵到朱慈烺这里算是正式结束了,以后外戚没有军功想封爵没有任何可能。</br>  大明二百多年来,历代皇帝也严格恪守此制。</br>  崇祯年间闹腾的那么厉害,连年打仗,到最后才封了几个武将为伯爵。</br>  不像建奴遇到个二鞑子上来就封王,跟不要钱白送的一样。</br>  当然了,除了军功受封外,还有孔家后裔衍圣公、驸马都尉。</br>  皇家亲戚等恩泽受封的,但这些只给诰而不给券。</br>  由于这次参战的将士和立功的将领太多了。</br>  公、侯、伯三等爵位是超品的存在,太过荣耀,册封人数不能太过泛滥。</br>  幸亏朱慈烺提前恢复了子爵和男爵,分别等同于一品和二品衔。</br>  神武二年三月二十日,紫禁城皇极殿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,注意此次所封爵位没有一个世袭。</br>  在朱慈烺这里,想要世袭没有任何可能,除非对朝廷有重大贡献或者有军功才行。</br>  因在灭建奴和北伐之战中指挥出色,孙应元受封秦国公,黄得功受封靖国公。</br>  曹变蛟也受封国公,为襄国公。</br>  周遇吉被加封为成国公,变成朱纯臣的爵位</br>  孙传庭为护国公,卢象升为镇国公,二人虽然也是文臣,但国公已经不再世袭,二人去世,爵位结束。</br>  卢象坤,卢象桐,猛如虎,阎应元,虎大威,朱成功,李寿廷,燕双鹰,张书廷,满义,茅元仪,李芳,贺人龙,贺豹等等,皆被加封侯爵。</br>  张煌言,戚广安,张明振,黄蜚,杨宝,马祥麟,张岩,陈明遇,冯厚敦,张家玉等等被加封为伯爵。</br>  除此外,子爵和男爵像不要钱似的,被朱慈烺加封数千人,连李过他们几个都升为参将。</br>  将士们的赏银也会尽快下发,封赏结束,朱慈烺传旨,给北伐将士们放假一个月,让他们回家好好陪陪家人。</br>  ……</br>  除了武将,在后方忙前忙后的几个内阁大臣一样受封侯爵或伯爵,各省官员表现出色的,受封文官散阶。</br>  所有册封者,皆赐予功臣号和铁券丹书,以示其功勋卓著,皇恩浩荡。</br>  更人惊讶的是,从未上过战场的宋应星和毕懋康都被加封伯爵。</br>  朱慈烺知道有大臣不服,特意在皇极殿上介绍一番,这两位都是皇家科学院大佬,没有他们的付出,大明火器不会如此发达,更不能吊打建奴和鞑子。</br>  正是因为皇家科学院和兵仗局的日夜操劳,大明才能一路轻轻横扫建奴,极大减少将士们的伤亡,不然抚恤金都能把大明国库掏空……</br>  一些不服气的大臣这才知道,原来是这么一回事,怪不得孱弱的明军会突然无敌起来,科学家确实令人敬佩啊……</br>  不管文官们是否服气,反正武将们是真心实意的佩服科学家们。</br>  这些武器让大明的将士在战场上如使神器,大大提高战争胜利的进程,减少了将士的伤亡,他们受之不愧!</br>  新皇如此重视科研人员,使得军工和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加的卖力,在国子监中也都掀起了一片研究潮。m.biqubao.com</br>  原来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,不需要十几年官场摸爬滚打,更不用上战场博命就能登爵……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3_163333/751830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