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710章 镶白旗再现
    以前汉人和游牧民族作战时,在正面战场击败他们并不是很难,但寻找和追击草原上骑兵很难。</br>  而这次与以往任何朝代都不同,明军热气球升空后,空军侦查小队在热气球里用望远镜四下观望。</br>  鞑子无论怎么隐蔽,最终都清清楚楚出现在空中侦查小队的望远镜里,他们会利用信号弹指引明军追杀。</br>  无论鞑子跑到哪里,在他们身后都有大队明军骑兵追杀,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……</br>  这次击败察哈尔等四部,擒获俘虏五千多人,他们大多都是四部王公贵族和骑兵首领,这些人是大明神武皇帝必杀之人。</br>  没有入过关的骑兵投降,朱慈烺可以接受,但只要跟随建奴入关劫掠过大明的鞑子骑兵必杀之。</br>  “传朕命令,把这些俘虏祭旗!”</br>  朱慈烺一声令下,神武军立即开始行动起来。</br>  在喧闹的呼喝声,大群被俘的蒙古贵族被五花大绑押往了祭台前。</br>  看着周围大量的铁甲大军肃然列阵,鞑子们心中极为惶恐,看阵仗是要来自己来祭旗啊!</br>  一队队护国军士兵扑了上来,把所有的蒙古贵族全部用绳子勒住脖子,然后往高架上拉,将之挂在上面。</br>  还有一些鞑子则被装进麻袋摔死,又或者用战马践踏而死,最舒服的死法就是一枪击毙。</br>  一时间杀人杀的热火朝天的,惨叫声连绵不绝,看到投降的牧民们心惊胆战、瑟瑟发抖。</br>  待祭旗仪式差不多了,祭台周围已经被鲜血染红,到处都是肉泥和断骨。</br>  朱慈烺站在高大的战车之上,一扬手中宝剑,喝道:</br>  “出发!”</br>  “万胜……”</br>  “万胜……”</br>  在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中,曹变蛟领着骑兵大军为先锋,如红色洪流般,向着下一个目标奔腾而去。</br>  此次神武皇帝御驾亲征北伐,注定要让蒙古大草原血流成河。</br>  让鞑子们在血水和泪水中,唤醒他们对大明军威的远久记忆。</br>  明军出现在草原上的消息,很快飞速传遍了蒙古大草原各部落。</br>  慑于明军之威,沿途的几个蒙古部落连夜收拾家当慌忙逃窜,往北或是往西奔逃,连肥沃的草场都不要了。</br>  曹变蛟率领麾下虎豹骑铁骑,加上护国军其他几营和宣府秦兵等明军,一路势如破竹横扫蒙古诸部所向披靡,大杀特杀,所获牛羊、皮毛、财帛无数。</br>  前期投降的蒙古牧民此时变成明军运输队,他们跟在骑兵和骑马赶路的步兵后面收拾残局。</br>  并把明军所获得的金银财帛和牛羊马匹,运往靠近大明的部落存放,以后慢慢运往京师。</br>  一些跑不掉的蒙古部落开始选择伏地乞降。</br>  已经杀的够多了,朱慈烺这次并未拒绝,而是接受不反抗的鞑子们投降,一路上收编了不少投降依附的蒙古人。</br>  来把这些投降的组成蒙古联军,参与对其他部落的征伐。</br>  投降越早的部落,待遇就越好,投降晚的只能喝点汤。</br>  迟投降的鞑子根本没机会投降,成为明军宰杀的对象……</br>  朱慈烺将一路所占领的草场领地等,都分给了最早大明附庸的蒙古各部。</br>  所获得牛羊皮毛等物,除路上要消耗的外,剩下则让投降鞑子继续运往靠近关内地方,凯旋后再运大明关内!</br>  没有粮草补充,明军只能按照蒙古军的方式用奶酪凝结代替军粮,另外还有无数牛羊肉,根本不愁吃……</br>  尝到甜头的蒙古诸部变得更加的卖力了,打起蒙古人来比明军还凶。</br>  此时蒙古各部都清楚,明军不是长久占领,那些打下的土地草场肯定会分给投降的蒙古各部。</br>  至于能分多少,就看谁出力多,谁更忠心大明了,所以都在卖力表现......</br>  大军行至奈曼部,再次遇到一些部落联军抵抗,虎豹骑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击溃。</br>  其他明军开始围杀,并截断了他们溃逃的后路,将这些反抗的部骑兵和贵族斩尽杀绝……</br>  神武皇帝朱慈烺为了宣扬大明武力,震慑敌虏!</br>  他传令,在草原上用部落的人头叠了个超大京观,并留碑,上书:犯我华夏者,虽远必诛!</br>  京观里面用土堆起,外面用万颗首级砌之,叠加之后有高耸入云之势。</br>  附近蒙古各部落闻之骇然,纷纷派使者前来要求归附……</br>  自大明开国以来,蒙古这個邻居一直让大明头疼不已。</br>  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,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。</br>  元朝被打成了北元,由正规军被打成了杂牌军。</br>  北元又被打成了鞑靼和瓦剌,后又分为漠南、漠北、察哈尔、卫拉特等等各种蒙古部落,杂牌军被干成了游击队,光大汗就断断续续跳出来几十个。</br>  大明和蒙古打了无数次的仗,也和谈了无数次,打完称臣,称臣后又反。</br>  他们打不过就跑,明军走了又回来抢,来来回回折腾了二百多年。</br>  此次征伐蒙古,朱慈烺秉承着老朱家的传统哲学。</br>  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,准备来次狠的,给漠南蒙古一个致命的打击。</br>  神武犁庭,蒙古大草原猎杀,试试明军骑兵和火枪,能否让鞑子们变得能歌善舞……</br>  两个多月时间过去,漠南基本平定,蒙古绝大多数部族投降。</br>  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投降大明的部族,他们的首领和骑兵都被明军强势摧毁……</br>  乌珠穆沁部首领巴克图奉命收编投降蒙军骑兵,目前总人数已经超过两万。</br>  这两万多人以后就是大草原上的治安队,他们会被分为多支小队驻扎各地。biqubao.com</br>  队伍中高级将官,都有巴克图亲信和明军小将担任。</br>  这两万蒙古骑兵,几乎是目前漠南鞑子骑兵总和,其他不投降的鞑子骑兵差不多全部被灭。</br>  也就是说,神武皇帝率领大军进入大草原后,至少有十数万鞑子青壮男人被消灭掉!</br>  一些部族之所以敢和明军对抗,因为背后有建奴支持。</br>  建奴不是被灭了吗?哪里还有建奴支持鞑子?</br>  当然还有建奴存在,正是多铎和孔有德率领的镶白旗建奴和汉军。</br>  多铎和孔有德指挥在背后捣鼓,一旦明军来袭,他们立即开溜,从不和明军正面对抗!</br>  六千多人的队伍,因为伤病原因,此时还剩下三千多能战之兵。</br>  有些部族本来打算投降明军,正是因为多铎孔有德挑拨才敢和明军硬扛。</br>  结果每次明军来袭,建奴就提前溜之大吉,导致相信他们的鞑子部族纷纷被灭。</br>  现在漠南已经没有他们容身之地,多铎和孔有德商量之后,决定前往漠北。</br>  松锦大战初期,漠北蒙古也有军队加入,基本上都被明军灭掉。</br>  留在大凌河北岸的五千人马,早吓的屁滚尿流,慌忙逃回漠北。</br>  多铎不相信明军能打到漠北,于是决定前往漠北暂时驻扎躲避明军。</br>  多铎准备恢复几年后,再联合蒙古人去找大明算账!</br>  ……</br>  日子过的很快,不知不觉悄然来到神武元年十月份。</br>  这时草原上开始飘起雪花,温度也降的很快。</br>  知道收复大草原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,朱慈烺为此早就做好长期作战准备。</br>  从沈阳出发之前,神武朱慈烺已经命令运来棉衣棉裤手套等御寒衣物,此时都挂在将士们马鞍旁。</br>  因为北伐明军基本都以火器为主,天冷后他们的铁甲全部换成棉衣。</br>  将士们换成棉衣后,虽然防御力大幅下降,但却给战马减轻极大负担,在追杀鞑子时速度更快!</br>  下雪天,热气球并未起飞,但多铎率领麾下向漠北逃窜时,却被护国军夜不收查探到。</br>  因为建奴八旗战甲和鞑子不同,经常和建奴打交道的护国军夜不收,一眼就看出是建奴镶白旗。</br>  “卧槽,竟然是建奴镶白旗,赶快报告将军!”</br>  夜不收立即把情报传递给夜不收大队长李芳。</br>  夜不收大队长李芳接到情报,第一时间冲向明军指挥部,向神武皇帝禀告:</br>  “陛下,根据夜不收报告,发现建奴镶白旗正在向漠北逃窜!”</br>  “什么?”</br>  听到发现建奴镶白旗逃往漠北,朱慈烺和身边几位将领都腾一下站起身,他们脸上都露出惊喜。</br>  当初多铎在杏山阴大名鼎鼎的孙传庭一把,他一仗未打,使用障眼法趁夜悄悄溜之大吉。</br>  失踪一段时间后,多铎率领镶白旗突然出现在宁远,对茅元仪的运粮队进行突袭,如果不是金国凤及时支援,左辎重队可能会遭受到不小损失。</br>  在茅元仪和金国凤合击下,多铎和孔友德打劫失败又损兵折将,他率领镶白旗退走后又消失了。</br>  原来他们逃到蒙古,能一路逃往漠北不被夜不收侦查到,多铎和孔友德逃跑真的有一套。</br>  朱慈烺一拍帅案起身说道:</br>  “这次决不能在让多铎逃掉,就算建奴逃到北极也要击杀他们,决不能再让他们回来威胁大明光复的国土,传旨给曹变蛟,命令虎豹骑给朕死死咬住多铎,朕率领神武军随后跟上,顺势把漠北也收复!”</br>  “遵旨!”</br>  李芳领旨,立即退出去,他要亲自去传旨,并命令夜不收时刻监控建奴镶白旗的动向,决不能让他们再次溜掉……</br>  浩瀚的草原上,曹变蛟率领虎豹骑正在追杀乌拉特部逃兵,一直追杀五十余里,才传令停止追杀。</br>  而乌拉特部逃亡的方向同样是漠北,他们很清楚漠南已经没有他们立足之地,唯有漠南才能保命!</br>  之前神武皇帝并未命令攻击漠北三部,曹变蛟不敢私自做主,不然他肯定一路追杀到漠北三部。</br>  看到明军终于停止追杀,逃走蒙骑的眼中有逃出生天的惊喜,也有满含着愤怒与绝望。</br>  他们的女人孩子财产都在海子边,此时肯定都已经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。</br>  还有路上劫掠的财产,也尽数被明军抢了去,就算逃入漠北,寒冬到来后,这日子还怎么过……</br>  算了,还是逃命要紧,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……</br>  ……</br>  周遇吉他们刚停下追杀不久,突然发现远处尘土飞扬……</br>  “哒哒哒……”</br>  后方一支百人骑兵疾驰而来,为首之人,正是夜不收大队长李芳。</br>  他们在虎豹骑统领曹变蛟马前停下,李芳高声叫道:</br>  “小曹将军,陛下有旨,建奴镶白旗正在探望漠北,命令虎豹骑追杀……”</br>  曹变蛟急忙跳下战马,对李芳敬礼:</br>  “臣曹变蛟,领旨!”</br>  李芳传旨完毕,立即下马对曹变蛟敬礼,他麾下夜不收也纷纷跳下战马,一起给曹变蛟敬礼。</br>  曹变蛟官职高于李芳,传旨时代表神武皇帝,曹变蛟当然要给他敬礼。</br>  传旨完毕,李芳又变成夜不收大队长,当然要给曹变蛟敬礼。</br>  双方礼毕,曹变蛟急忙问道:</br>  “李将军,镶白旗乃是漏网之鱼,他们为何会出现在漠北?”</br>  李芳摇摇头:</br>  “末将不知,夜不收刚发现他们的行踪,应该早就逃到漠南某个部落,他们一直没有参与战斗,前一段时间夜不收并未发现他们……”</br>  曹变蛟点点头,随后飞身跳上战马,高声叫道:</br>  “来人,传本将军命令,虎豹骑龙虎二营,立即随本帅向漠北方向追杀建奴镶白旗,神挡杀神,佛挡杀佛!”</br>  “喏!”</br>  虎豹骑龙营主将虎大威和虎营主将猛如虎领令,立即率军疾驰而去……</br>  夜不收大队长李芳看到曹变蛟率军虎豹骑离开,他对麾下一挥手:</br>  “走,回去复命!”</br>  ……</br>  在曹变蛟率军虎豹骑追杀建奴镶白旗半个时辰左右,朱慈烺传旨留下步兵原地待命。</br>  随后他率领护国军其他四部骑兵和虎豹骑豹营狮营,立即启程,开始征伐漠蒙古部族……</br>  洪武元年,大明徐达率军攻入北京,蒙古元顺帝北逃,但蒙古并未从此灭亡。</br>  明朝时期的蒙古分为瓦剌和鞑靼两部,至明末再分裂为漠南、漠北和漠西三部。</br>  漠南蒙古</br>  明末清初漠南蒙古主要为科尔沁和察哈尔部,共十六个部落四十九个领主。</br>  明崇祯八年,察哈尔部林丹汗去世后,皇太极俘林丹汗妻子,察哈尔部被征服。</br>  此后其属喀喇沁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,亦尽皆归附,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。</br>  漠北蒙古</br>  即喀尔喀蒙古部,喀尔喀蒙古三大汗──土谢图汗、札萨克图汗、车臣汗。</br>  漠西蒙古</br>  明清时期的西域属于漠西蒙古,漠西蒙古主要是准噶尔部。</br>  清初,西藏黄教派人到准噶尔,认定噶尔丹为西藏尹咱呼图克图的第八世化身,将不到10岁的噶尔丹请到西藏班禅和达赖处学佛法。</br>  永历二十四年,其兄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,噶尔丹得到达赖允许而还俗。</br>  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,便积极向外扩张,一统漠西,建立准噶尔汗国。</br>  噶尔丹时期的准噶尔汗国是称雄西域的大国,在当时的亚洲与大清和沙俄三足鼎立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3_163333/751830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