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660章 大凌河之战(一)
    正黄旗旗主拜音图是个好奴才,他对皇太极一直是忠心耿耿。</br>  在皇太极死后,睿亲王多尔衮被推荐为建奴全军指挥官。</br>  以拜音图对多尔衮的了解,回去后多尔衮肯定会利用手中兵权夺取大清皇位。</br>  如今豪格生死不明,礼亲王代善年颇老矣,两红旗又被护国军打残,济尔哈朗又不是努尔哈赤嫡系,大清有谁能与多尔衮争雄?</br>  豫亲王多铎吗?不可能的,多铎乃是多尔衮的亲弟弟,他肯定是鼎力支持多尔衮做皇帝!</br>  如此一来,正蓝旗和两黄旗怎么办?他们的族人很可能会变成两白旗的奴隶……</br>  作为皇太极最忠心的的奴才,拜音图感觉正黄旗和大清的天要塌了!</br>  本来他心里最适合接任皇太极的是肃亲王豪格,毕竟豪格乃是皇太极长子。</br>  可豪格却在松山一战全军覆没,其人也失去踪影,估计不是被明军抓获,就是战死在松山。</br>  拜音图和多尔衮兄弟不和,一旦多尔衮上位,肯定会吞并正黄旗,并拿掉他旗主之位……</br>  就在拜音图思绪万千之时,听到多尔衮让他率领正黄旗先撤,反而把镶黄旗留下断后。</br>  这让拜音图又惊又喜,他决定先回盛京找代善和皇后商量对策。</br>  最好让皇太极另外一个儿子福临继承皇位,等多尔衮回到盛京已经失去先机,那时木已成舟。</br>  有两红旗和正黄旗鼎力支持,再加上和皇太极关系极好的镶蓝旗,多尔衮回去又能如何,难道他还敢大动兵戈造反夺位?</br>  本来镶黄旗也应该极力反对多尔衮继位,可这次却被多尔衮当炮灰断后。</br>  明军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,镶黄旗区区两万多人马,如何能对付数十万明军追杀?</br>  拜音图认为镶黄旗基本会步正蓝旗的后尘,旗主英俄尔代已经指望不上了……</br>  “传本大人命令,正黄旗全速后撤,要尽快返回盛京……”</br>  正黄旗旗主一声令下,一个几乎整编的正黄旗,立即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凌河撤退!</br>  距离大凌河还有二十多里,先头部队发现突然前方冲来一支人马。</br>  侦骑立即向拜音图报告:</br>  “报大人,前方三里发现一支人马,正快速接近我军先头部队!”</br>  “后方没有明军,来的应该是我大清援兵……”</br>  拜音图话音未落,他已经催马向前而去…</br>  随着前方人马越来越近,很快看清前方清一色都是白旗白甲,竟然是正白旗人马。</br>  正黄旗甲喇章京图赖顿时大喜,急忙对拜音图拱手说道:</br>  “大人神机妙算,真是我大清正白旗,果然是援兵到来!”</br>  拜音图仔细看看前方疾驰而来的正白旗,他不禁眉头一皱:</br>  “只有一千人左右,好像是大凌河城的守兵,真正援兵应该是两红旗或者镶蓝旗人马才对……”</br>  “啊……”</br>  图赖大吃一惊,顿时有一种不祥预感,大凌河城守兵为何到来,难道大凌河城丢了?</br>  很快,屯齐带着近千残兵败将来到队伍前面,他翻身战马,快步跑到拜音图马前拱手道:</br>  “大人,请问睿亲王在何处?”</br>  拜音图脸色一沉道:</br>  “睿亲王随后即到,贝勒爷不守在大凌河城,跑到前线作甚,万一大凌河城丢失,大清将士如何过河?”</br>  爱新觉罗屯齐一屁股坐在地上,嚎啕大哭:</br>  “大凌河城已经丢了,有一百多艘明国战船到来,数千门火炮对大凌河城狂轰乱炸,我们实在守不住……”</br>  听到大凌河城已经丢失,拜音图都想一刀砍死屯齐,不过屯齐属于正白旗人,又是爱新觉罗后人,他无权处置。</br>  再说现在也不是处置屯齐的时候,夺取一座浮桥才最重要:</br>  “贝勒爷,睿亲王已经命令清军后撤,正黄旗为先头部队,你马上去占据一座浮桥,睿亲王很快率领大部队到来……”</br>  拜音图话还未说完,屯齐又大哭起来:</br>  “大人,明军水师只留下一座浮桥,其他浮桥全部被炸毁,若大清八旗想顺利返回盛京,必须夺取大凌河城附近一座浮桥……”</br>  屯齐这几句话,差点把拜音图吓的失足落马,急忙又问道:</br>  “什么?明军除水师到来,居然还有其他军队来到大凌河附近?看守浮桥明军有多少人马?”</br>  屯齐被拜音图一连串问题打懵,他急匆匆撤出大凌河城,哪里知道明军有多少人看守浮桥,结结巴巴道:</br>  “这……明军……明军具体有多少人马防守浮桥,末将并不清楚,不过看到浮桥附近铺天盖地都是大明龙旗和虎旗,好像是明国护国军其中一部人马?”</br>  屯齐从未和护国军交战过,他并不知道护国军一部有多少人马,可拜音图不一样。</br>  拜音图麾下正黄旗刚刚被护国军狂虐过,他还知道多尔衮败于大明龙腾军,肃亲王豪格完败给大明虎贲军。</br>  龙腾军和虎贲军都属于明国护国军其中一部,据说天雄军已经收复朝鲜,并不在辽东,如果防守大凌河浮桥的是护国军,只能是神武军和虎豹骑。</br>  神武军乃是明国皇帝的亲军,装备也是明国最强的火器,如果真的是明国神武军封锁大凌河浮桥,清军想过河必然要付出极大代价……</br>  “神武军?完了……”</br>  想到防守大凌河浮桥的是大明神武军,拜音图感觉嗡一声,大脑顿时一片空白……</br>  看到正黄旗旗主拜音图傻呆呆一句话不说,屯齐急忙叫道:</br>  “大人,大人……”</br>  片刻,拜音图才镇定下来,他狠狠说道:</br>  “丢失大凌河城罪不可恕,我大清主力基本都在锦州附近,一旦无法过河,肯定会遭到二十万明军围杀,到时你屯齐就是大清罪人。</br>  如果不想被灭九族,不想你们正白旗族人变成奴隶,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,即使全部战死,你们也要全力抢夺一座浮桥……”</br>  屯齐还不知道建奴兵败乳峰山,听到拜音图说的如此严重,他立即起身上马,对麾下近一千正白旗建奴高声叫道:</br>  “勇士们,为了正白旗,为了主子能安全返回盛京,今日战至最后一人,我们也要夺回那座浮桥,勇士们随本贝勒杀明狗……”</br>  为了正白旗和主子睿亲王多尔衮,屯齐此时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,他大叫一声,率领麾下人马向神武军所在方向杀去。</br>  拜音图也想拿一千正白旗,来试试神武军的战斗力,别看屯齐只有一千人,这一千人在前几年,击溃一万明军不是问题。</br>  如果前方真的是大明神武军,屯齐一千人根本不够人家填牙缝,肯定很快全军覆没。</br>  那时拜音图不会轻举妄动,他要等多尔衮率领大军到来再做决定,拜音图不能带着正黄旗去冒险……</br>  ……</br>  锦州城</br>  “圣旨到,祖大寿接旨……”</br>  建奴退兵后,祖大寿并未派兵趁机追杀,依然紧闭城门不出,他认为只要锦州不失,他祖大寿就没有什么罪责。</br>  可很快就有一個锦衣卫前来传旨,祖大寿急忙率领麾下一众将领接旨:</br>  “臣,祖大寿接旨!”</br>  传旨锦衣卫淡淡看一眼祖大寿,随后打开圣旨:</br>  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建奴兵败乳峰山,锦州之围已解,祖大寿迅速出兵和吴三桂会师堵截建奴。钦此!”</br>  “谢陛下天恩,臣祖大寿领旨!”</br>  祖大寿急忙伸出双手接旨,锦衣卫把圣旨往祖大寿手里一放,随后转身离去……</br>  “大人留步,一点心意,请大人……”</br>  祖大寿见传旨锦衣卫要走,急忙叫住他,并命人去给传旨锦衣卫取些银两来。</br>  孝敬传旨太监,在明末基本已经是惯例,每个传旨太监都赚的比崇祯皇帝多。</br>  不过这一切在朱慈烺继位后发生变化,传旨已经不再是太监专属,锦衣卫也参与其中,但没有人敢收银子。</br>  “多谢好意,皇爷继位后,谁还敢私下收银子,除非不想活命!”</br>  传旨锦衣卫淡淡说了一句,头也不回离去,只留下祖大寿和他麾下一帮将领愣在原处。</br>  片刻,祖大寿突然高声叫道:</br>  “祖大乐留下守城,祖宽率领一万关宁军随本帅出城作战,祖家游击将军以上全部参与此战……”</br>  祖宽早就想率军出城打建奴,他在京畿勤王时,曾短暂跟随皇太子打过建奴,那是他入军以后打的最痛快一仗。</br>  那时他真的很想一直跟随护国军作战,像黄德功周遇吉他们一样成为护国军一员,奈何自己是边军,战后又返回辽东,从此很少再有机会率兵作战。</br>  前天在建奴镶黄旗撤离锦州时,祖宽曾请令率军出击,但被祖大寿拒绝,这两天听到外面炮声,祖宽快要憋死了。</br>  祖宽虽然姓祖,但他和祖大寿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以前乃是祖大寿家丁队长。</br>  因为战功逐渐升为游击将军,在京畿勤王时,跟随皇太子作战勇敢,又被升为参将。</br>  听到祖大寿让他率兵跟随作战,祖宽大喜,立即领令:</br>  “喏!”</br>  在祖大寿接到圣旨的同时,一个锦衣卫也把神武皇帝的口谕传达给吴三桂,命令吴三桂和刘兆基前去与祖大寿会师,从西路追杀建奴。</br>  而贺人龙和杨国柱以及高杰三部继续追杀镶黄旗,龙腾军虎营和虎贲军虎营从另外一路前往大凌河封堵建奴。</br>  三路大军围追堵截建奴大军,朱慈烺要在大凌河附近彻底将建奴围歼,他让祖大寿和吴三桂合兵,也有考验关宁军的意思。</br>  如果吴三桂和祖大寿能通过这次考验,朱慈烺打算暂时放他们一马,一旦辽东军阀再有小动作,朱慈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。</br>  ……</br>  爱新觉罗屯齐率领一千正白旗直接冲向神武军,他也是没有其他办法,因为在他从大凌河溃逃时,看到附近唯一一座浮桥就在神武军阵后。</br>  建奴大军想要过河,必须要拿下这座浮桥,其实他哪里知道,在他们从大凌河撤退后,朱慈烺立即命令炸毁浮桥。</br>  朱慈烺此举目的很简单,就是不让建奴一兵一卒渡过大凌河,至于明军过河无需担心,大明水师随时能把战船相连变成临时浮桥。</br>  “陛下,有支骑兵杀过来,根据夜不收报告,他们乃是从大凌河城逃走的建奴正白旗,人数约在千人左右。”</br>  屯齐率领一千骑兵距离神武军军阵四里左右,明军夜不收大队长就把建奴来袭的消息禀告给神武皇帝。</br>  朱慈烺闻言淡淡一笑:</br>  “一千人?应该是来试探我神武军实力的,周遇吉你看着办即可!”</br>  “遵旨!”</br>  周遇吉领旨,回头对阎应元说道:</br>  “打掉他们,最好全歼!”</br>  “得令!”</br>  抗清三公之首,阎应元领令,立即走下指挥台。</br>  因为来的都是骑兵,阎应元也不敢大意,依然采取三排齐射,但只动用一千五百人。</br>  “将士们,等我命令,一百三十步齐射!”</br>  “喏!”</br>  看到建奴进入五百步左右,阎应元一声令下,第一排火枪手齐齐端起火枪,只等将军开枪命令。</br>  屯齐一马当先冲锋在前,远远就看到神武军军阵,最醒目的是一面巨大血红的帅车大旗。</br>  大旗上面有着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等图案,还有高大的浪涛日月龙旗迎风不断翻滚。</br>  该旗前方,一面面同样鲜红的日月浪涛旗,旗帜下边是一层一层的精悍甲兵,他们手持火枪列着整齐的队伍,有着一股独特的气势。</br>  望眼看去,周边尽是连绵不绝的号鼓旌旗,身穿铁甲戴着帽儿盔的士兵们,向两边长长的蔓延过去。</br>  屯齐暗暗叹息一声:</br>  “果然和以前见过明军军阵不同,可我们没有退路……”</br>  “瞄准目标!”</br>  看到建奴越来越近,在军官们喝令中,密密麻麻的铳口对准了前方。</br>  “开火!”</br>  阎应元一声令下,前排五百火铳手齐齐扣动扳机:</br>  “砰砰砰……”</br>  爆豆似的铳声响动良久,猛烈齐射硝烟汹涌喷出铳膛。</br>  对面百步外发出一连声的惨叫,数百正白旗建奴中弹落马,痛苦扑倒地上挣扎。</br>  他们滚滚流出的鲜血,染红了下方的土地,让那些野草与野花,似乎变得更为的娇艳。</br>  线膛枪迷尼弹威力巨大,百步可破重甲,只需击中,建奴不死也是重伤。</br>  即便是百步外距离移动目标难以击中,但远远流弹袭来,也一样是伤残的下场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3_163333/751829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