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言情小说 > 家兄嬴政,谁敢杀我? > 第219章 楚式居合的金属风暴!
    第219章楚式居合的金属风暴!</br>  “嘣嘣嘣!!!”</br>  随着景岖并一众家兵以麒麟臂迅速驱使木杆进行活塞运动,弓弦炸响像点燃的鞭炮一样连绵不绝!</br>  小巧的手弩以每秒两轮,每轮两根的速度高频射出弩矢。</br>  每一息,都有两千零四根弩矢如疾风暴雨般向着苏角所部疯狂扫射。</br>  这是属于大楚的金属风暴!</br>  “啊!我的眼睛!”</br>  “盾手何在?盾手快来啊!”</br>  “退后!快退后!”</br>  苏角与景岖之间的距离仅剩十余丈。</br>  但就是这十余丈的距离,却宛若天堑!</br>  一名名秦军像是被收割的麦子一样中箭倒地,哀嚎悲鸣。</br>  五息过后,弓弦炸响之音停滞。</br>  区区五百零一人却已在五息时间内对秦军倾泻了一万零二十枚弩矢!</br>  苏角所部前军全部或趴或躺或蹲,再无一人站立。</br>  唯有站在二十丈开外的秦军面面相觑,满脸惊惧!</br>  景岖轻声一笑:“传令左右两翼,合围剿杀!”</br>  看着从两侧杀来的楚军,苏角双目赤红的怒喝:“将士们,列阵应敌!”</br>  然而面对重新站起来的秦军,景岖双手一错便取下了空箭匣。</br>  将空箭匣扔给身后不远处的辎重兵重新装填,景岖右手从马背的囊袋里取出一枚满箭的箭匣,装载于手弩之上。</br>  金属风暴再次席卷而来!</br>  刚刚组成阵型的秦军再次被割倒一片,楚军毫不费力的便杀进秦军阵中,收割着秦军的性命!</br>  安陵城头,嬴成蟜不自觉的上前一步,上半身探出城墙,双眼死死的盯着战场。</br>  嬴成蟜早就听说过楚弩之威,却一直没机会见到实物。</br>  直至今日方才大开眼界。</br>  但嬴成蟜宁愿不开这个眼界!</br>  孟南惊声道:“世人皆言秦弩如雷,楚弩如雨。”</br>  “今日一见,方才知传言不虚!”</br>  秦弩重破甲,韩弩重射程,但秦、韩、赵等北方诸国的弩无论更侧重于哪个方向,却都将技能点点在了射程、破甲、力劲这三个方向。</br> 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,秦军最大的单兵重弩长达六尺半(150厘米),重箭长达三尺(69厘米)!</br>  这是因为北方诸国的疆域多以开阔平原为主,各国交战也基本都是大兵团作战,战场一望无际,射程更远就能更快攻击到敌军,甚至可以放敌军弩手的风筝。</br>  但楚、吴、越等南方诸国的地形却以丘陵、山地和密林为主。</br>  北派重弩的优势放在南方全都成了缺点。</br>  背着一米多长的重弩如何在山峦中翻山越岭?</br>  那么远的射程有什么意义?全都会打到树干上!</br>  南方士卒的着甲率远低于北方,要那么强的破甲性有什么意义?</br>  所以楚、吴、越等南方诸国的弩走向了另一条路线。</br>  这条路线的极端便是楚国连弩。</br>  楚国连弩有效杀伤射程仅十丈(23.1米),弩矢长度不过六寸(13.8厘米),力不能贯皮甲,但它却可以单手握持、单手开弦、密集攒射,却将灵活性和攻击速度点到了极限!</br>  世人皆知诸葛连弩。</br>  可在诸葛亮出生前四百多年,楚国就已经研发了箭容量比诸葛连弩更高一倍的连弩,并完成了列装!</br>  世人皆以为古代箭矢以金属为簇,以木为杆。</br>  但楚国早已在采用铜簇铁尾的全金属弩矢!</br>  在后世,楚弩之威被历史的尘埃彻底遮掩,世人只知秦弩。</br>  可今日,正值巅峰的楚弩却对着秦军完成了一次楚式居合!</br>  嬴成蟜冷声开口:“楚弩固勇,但此地乃是北方!”</br>  “还轮不到楚弩撒野!”</br>  嬴成蟜无意于论证秦弩和楚弩的优劣。</br>  因为二者虽然同为弩,可却像是同为枪械的狙击枪和手枪一样。</br>  在辽阔的战场上自然要选择狙击枪,可若是在雨林之中,那毫无疑问的要选择手枪。</br>  而安陵城,恰恰是开阔战场!</br>  嬴成蟜断声喝令:“擂鼓!”</br>  “催促苏角所部继续前进!”</br>  “打旗令苏角所部的重甲将领立于前,为全军阻挡弩矢!”</br>  “传令张骁所部亲兵于北城门内集结!”</br>  “传令孟南所部,即刻出城增援苏角所部!”</br>  孟南轰然拱手:“唯!”</br>  “咚!咚咚!咚咚咚!”</br>  战场之上,战鼓擂响。</br>  被楚军连弩打懵了的秦军将士纷纷下意识回望安陵城。</br>  看着传令兵打出的旗语,苏角眼睛瞪的溜圆。</br>  将军令他们这些将领用血肉之躯挡在士卒们身前,为士卒们阻挡楚军箭雨?</br>  传令兵定是把‘先登营’和‘将领’搞混了!</br>  然而当传令兵第二次挥出相同的旗语,苏角终于确认,传令兵的命令没有错。</br>  嬴成蟜真的要让他们这些将领去挡箭!</br>  若是换做其他将领,绝对会无比纠结。</br>  可苏角只是在确认无误后便断声大喝:“什长以上着甲之将,全体上前!”</br>  “矮身持盾为众袍泽提供掩护!”</br>  喝令间,苏角抢来一名盾兵手中的盾牌,当先向着景岖矮身狂奔。</br>  其他将领尽皆面露惧色。</br>  可看着已经一马当先的苏角,屯长二孬啐了一声:“彼其娘之,我岂能令苏二五百主独自去死?”</br>  抢过盾牌,二孬也跟着苏角冲了出去。</br>  百将前夫也断声道:“将令已下,如何能退?”</br>  “左右不过是死而已,狗娃,盾给俺,代俺照顾好俺的家小!”</br>  苏角和嬴成蟜在军中的威望在这一刻得以爆发。</br>  听得进军鼓,见苏角冲锋,一名名将领脱离了士卒的保护,向着大军最前方冲锋而去。</br>  景岖眸光一凝,断声喝令:“齐射!”</br>  喝令间,景岖再次运起麒麟臂,抓着木杆开始活塞运动,</br>  “嘣嘣铛铛铛!”</br>  连绵炸响再次响起。</br>  然而这次随之响起的,还有清脆的撞击声。</br>  大半箭矢射在了秦军的方盾上,却也有不少箭矢射在了苏角身上。</br>  感觉右臂一痛,苏角心中一紧,下意识的扭头去看。</br>  结果就见自己的披膊上出现了一个小坑,却没有箭矢的影子!</br>  苏角微怔:“楚军这弩矢无法穿甲?”</br>  楚弩箭矢尖端的三棱结构可以在洞穿皮肉后令敌军血流如注,失血而亡。</br>  对于无甲士卒而言,这是堪称梦魇的大杀器。</br>  但对于着甲士卒而言?</br>  就这!</br>  苏角恍然高呼:“楚军箭矢不足以穿甲,所以主帅才令我等着甲的将领冲锋!”</br>  “袍泽们,以盾护住无甲处,加速冲锋!”</br>  听闻这话,秦军将领们尽皆心中振奋。</br>  主帅不是在让我们去送死。</br>  而是因为敌军的箭矢根本不足以奈何我等!</br>  心中无惧,脚下速度也更快了几分。</br>  在开始奔跑之前,十丈的距离宛若天堑。</br>  但当他们开始奔跑,十丈距离却转瞬即逝!</br>  看着越来越近的秦军,景岖不甘的放下手弩,高声喝令:“收弩,持戟!”</br>  三百名家兵迅速将手弩挂回腰间,反手拿起了长戟。</br>  一名秦军屯长畅快大笑:“楚弩?不过是挠痒痒的孩童玩具而已!”</br>  说话间,这名屯长扔掉盾牌,握紧长枪准备大杀四方。</br>  然而站在他前方的景岖家兵却突然闪向两侧,显露出藏在后方的持弩家兵。</br>  “嘣嘣嘣!!!”</br>  三名家兵连番拉动手弩,对准这名屯长吐出箭雨!</br>  七成以上的箭雨都被屯长身上的甲胄所挡,却有两根弩矢贯穿了他的双眼眼眶。</br>  他甚至来不及喊出遗言,便已直挺挺的仰倒在地。</br>  “蠢货!”苏角气的怒骂一声,口中断喝:“所有人不得丢弃盾牌!”</br>  “务必遮掩住双腿和面门!”</br>  “令枪兵立刻加速前进!”</br>  然而苏角嘴上如此言说,手上却作势要扔掉盾牌。</br>  见苏角空门大开,站在苏角面前的家兵当即闪向两侧,显露出更后方的持弩家兵。</br>  就在景岖家兵拉动木杆的同一时间,苏角迅速拉回盾牌挡在自己身前,同时矮身前冲,顺着戟林的缺口突入至楚军身前一丈。</br>  “嘣~~”</br>  听着弓弦炸响之音,苏角口中喃喃念诵:“一、二……二十!”</br>  待念到二十的刹那,苏角右手一松,扔掉长枪,旋即右手伸向腰间一抹便已拔剑出鞘。</br>  左手掀开盾牌,右手秦剑已向斜上方横扫而去。</br>  “杀!”</br>  怒吼间,一颗大好头颅冲天而起!</br>  看着面前几名持弩家兵错愕的目光和正在更换箭匣的手,苏角面露狰狞:“就是特么的你们特么的射乃翁射个没完?!”</br>  “给乃翁去死!”</br>  怒喝间,苏角手中剑对着面前持弩家兵点刺而去!</br>  前夫见状断喝:“追随二五百主,冲杀!”</br>  呼喝间,一众将领紧紧跟随在苏角身后,迅速填充了苏角杀出的缺口。</br>  景岖毫不犹豫的喝令:“家兵后撤,戟士上前!”</br>  在付出一百多名家兵的性命为代价后,家兵与戟士完成轮转。</br>  用什长以上的将领与楚军基层步卒硬拼显然血亏。</br>  苏角不再继续追杀,捡回自己的长枪后高声喝令:“盾手分列三边,列两层盾阵,一盾护上,一盾护下!”</br>  明明秦军是进攻方。</br>  但在神出鬼没的楚弩威胁下,苏角却不得不摆出了防守阵型。</br>  然而即便如此,苏角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。</br>  毕竟,苏角所部不是在孤军奋战!</br>  景岖所部一直身处秦弩的射程范围之内。</br>  就在苏角所部艰难抵抗的同时,城头弩手一直都在对楚军射出夺命的箭矢!</br>  看着已经涌出城门的孟南所部,苏角断喝:“坚守!”</br>  “拖住敌军就是胜利!”</br>  城门洞内,嬴成蟜松了口气,振奋而呼:“干的漂亮!”</br>  “亲兵听令,随本将出城!”</br>  五千亲兵追随嬴成蟜狂奔出城,却没有向苏角所部进军,而是在城门东南方向列阵,正面面对昭晃所部。</br>  嬴成蟜策马立于亲兵最前方,右手持戟,双眼冷然的直视昭愿:“大秦长安君在此!”</br>  “敌将可敢与本君一战!”</br>  古人对于连弩的定义比今人的定义更宽泛,如《墨子·备高临》中的连弩车就是一次性发射出数十枚箭矢,但却没有自动装填功能,需要人工进行复装。按照这个定义,明朝三眼铳也是连发枪械(笑)。所以芝士个人认为,只要能一次发射出两枚及以上箭矢的弩在古代都会被定义为连弩。</br>  可即便将定义范围放到最宽,芝士依旧没有在任何史料中找到有关于楚弩的记载,但在秦家咀墓中却出土了楚国连弩的实物,相较于会被篡改、焚毁的史料,芝士选择采信考古成果。</br>   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2_162009/691993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