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言情小说 > 大明:我最强皇孙,请老朱退位 > 第575章 大明分封的弊端
    “孙儿最开始还想,去人留地。”</br>  “但是又考虑到,高丽的土地也挺大,去人留地,就得迁徙人口去填补这块空白,方能利用起来。”</br>  “把大明的人口迁徙过去,好像不怎么恰当,便琢磨着把高丽人留下来。”</br>  “孙儿做的,没错吧?”</br>  朱炫说到最后,又问了一句老朱。</br>  按照朱炫最初的想法,高丽人一个都不能留,但认真考虑考虑,还是用同化的手段,想把人留下来,至于将来怎么样,也是将来再说。</br>  同化最重要的福利,就是让高丽人看到希望,让他们有一种,高丽百姓也能和大明百姓,得到一视同仁的感觉,这种福利便是开恩科、考科举。</br>  给了高丽人希望,他们可以快速忘却李氏王朝,以及以前的高丽王朝,谁都想着,去更繁华热闹的大明当官。</br>  大明对于很多高丽人来说,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地方。</br>  “做得很对!”</br>  听了朱炫这么描述,朱元璋哈哈一笑,赞同道:“乖孙提出的开恩科,做法不错,以我们儒家学说去教化蛮夷,让其归顺大明,咱也同意了!”</br>  其实要他带领其他文臣商量,得出的结果,也是和朱炫的差不多。</br>  “皇爷爷觉得没问题就好了。”</br>  朱炫想了一会又道:“但是孙儿觉得,这样对高丽的控制,其实还不够,设置布政司,安排大明官员进驻,总觉得还差点什么。”</br>  朱元璋问道:“乖孙认为,还差什么?”</br>  朱炫说道:“孙儿有一个大胆的想法,是否可以把其他皇叔,分封去高丽?”m.biqubao.com</br>  “分封?”</br>  朱元璋听了,摆了摆手。</br>  高丽什么地方?</br>  距离应天,太远了!</br>  虽说高丽是一个国,也有一定程度的繁华,但再怎么繁华,这样的蛮夷之地,也是苦寒之地,把辽王和宁王分封到辽东都司已经是最大的极限。</br>  韩王和沈王虽然也分封到辽东更东边的地方,但他们暂时不需要去那些地方就藩,就算是木邦,他也觉得要比那些苦寒之地好一些。</br>  朱炫眼珠子一转,解释道:“皇爷爷,孙儿有一些话,不知道该说不该说,就怕说出来你会生气。”</br>  闻言,朱元璋明白,乖孙又有什么,超越自己认知的见解。</br>  这个见解,说出来之后,能颠覆自己的想法,甚至和他想的相悖。</br>  “乖孙想到什么,尽管说吧!”</br>  朱元璋没有反对,让朱炫尽管开口。</br>  “皇爷爷分封皇叔到大明各处,一来是想皇叔们,和在应天的天子,一起守卫大明河山,二来是皇爷爷以前穷怕了,也苦怕了,把皇叔们分封出去,给予田地和俸禄,让他们好好过日子。”朱炫慢悠悠地说道。</br>  听到乖孙,提起自己穷怕了的事情。</br>  朱元璋没有反对,很赞同地点了点头,确实穷怕了。</br>  当年当过乞丐,当过和尚,最后穷得连日子都无法过,就参加义军反了元朝,一不小心,坐上了这个位置。</br>  朱炫继续说下去,道:“皇爷爷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,除了一些年幼而不幸的皇叔,也有二十多人可以去就藩,每一个皇叔,都得分封一个地方,分封一部分土地。”</br>  “每一个皇叔,下面至少也有五个儿子,将来可以得到封赏。”</br>  “而这五个儿子,不可能不生孩子。”</br>  “他们一个人,可能至少也有五个孩子。”</br>  “如此累计起来,咱们大明皇子皇孙的数量,可是超级庞大。”</br>  “皇爷爷定下的制度,是大明朝廷,以国库来供养那些孩子,供养所有皇子皇孙。”</br>  “如果只是大明开国初年,皇子皇孙不多的情况下,其实也还行,开支不算太大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百年后,或者两百年后呢?”</br>  “咱们老朱家的后人,数量有多庞大,请问皇爷爷考虑过了吗?”</br>  朱炫在这个时候,忍不住提出这个问题。</br>  本来他是想,等到有机会登基当第二个皇帝了,再解决朝廷供养那些皇子皇孙的问题。</br>  老朱家的人,都和老朱一样,特别能生。</br>  他提出的五个孩子,还是最少的估算,还没算上其他庶子。</br>  那么多皇叔,一百年后的后人,数量超级恐怖,指数增长。</br>  这些人就是蛰伏在大明身上的吸血鬼,可以吸干大明的血,以至于到了后期,大明的财政,不得不全部拿来供养这批人。</br>  按照朱炫的想法,就算是被整个朝堂的大臣痛斥改了祖训,将来他登基的时候,也得把这一个给改了。</br>  “孙儿再给皇爷爷举一个例子。”</br>  “如果在一个棋盘上面,第一格放一粒米,第二个放两粒米,以此类推。”</br>  “等到把棋盘里面的格子,都放上相应的米粒,需要多少石粮食?”</br>  朱炫又说道。</br>  作为皇帝,朱元璋的见识和想法还是有的。</br>  听着朱炫的话,再往深处沉思了下,身子微微一颤,老朱家的血脉,岂不就是棋盘里的米粒,越积越多,将来越来越多。</br>  就算朝廷再怎么有钱,官营的商业、对外的税收等,能收上来的钱有多丰厚,只怕也养不起那么多朱家血脉。</br>  朱炫就把老朱心里的想法,很直接地说出来,道:“按照皇爷爷现在的祖训实行,百年之后,咱们大明财政的钱,大部分都得用到供养皇家血脉之上。”</br>  “朱家血脉的人数多了,就得占据更多大明的土地,虽说现在皇爷爷实行了官绅一体纳粮,皇叔们也需要交税,但他们有的是办法逃税,以及占据更多的土地。”</br>  “大明的土地,本就这么多。”</br>  “皇家血脉,拥有特权,百姓不敢反抗特权,只要分封出去了,他们就能利用特权,占据更多的土地。”</br>  “我们朱家的地多,百姓的地就少了。”</br>  “尽管有孙儿的高产作物,还有化肥等增产,但也有可能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。”</br>  朱炫说着,又往老朱看去。</br>  朱元璋脸色一沉。</br>  其中的弊端如何,他全部可以想到。</br>  如果在拥有高产作物的前提之下,还出现民不聊生的饥荒情况,还出现土地兼并等事情,将来的朱家,就算遭天谴也不为过。</br>  土地兼并,是古代社会,一直存在的问题,当这个问题达到顶峰,那么这个王朝差不多就要被取代。</br>  而兼并的整个过程,一般持续三百多年,就能达到顶峰,有的甚至更少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1_161143/689453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