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炫回到东宫。</br>  果然可以看到,一系列奏章,被老朱送来了。</br>  看奏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,在朱炫看来,这要比跟着孔公鉴学习还要恐怖,幸好有内阁在,帮他减轻了不少压力。</br>  尽管如此,朱炫还是看到奏章就头疼。</br>  将来要当皇帝,奏章又是不能不看,现在的他,唯有硬着头皮看下去,其实有内阁的辅助,很多奏章都分门别类地放好。</br>  同一类的奏章,批阅起来比较方便。</br>  胡广等阁老们,甚至还把怎么处理,写了一份纸条,夹在奏章上面。</br>  他们没有决定权,只有建议权,现在的内阁,还只是一个帮忙看奏章的工具,没有盖上老朱的玉玺,就算内阁敢私下决定,拿到奏章的官员也不敢用这些决定。</br>  现在的内阁还是正常,但后来的内阁,权力会越来越大。</br>  但是内阁的存在,又是一个奇怪的东西,朱炫也不好判断,发展到最后是好是坏,如果说坏,但能在后来的大明皇帝不上朝、不理政的前提下,维持着大明不崩溃,要说好,未来的内阁揽权太严重。</br>  朱元璋的皇帝独揽大权的想法,就是被内阁打破了。</br>  “是把双刃剑。”</br>  朱炫心里在想,现在暂时不管内阁如何发展。</br>  把如今的情况处理好,将一切稳定下来,再考虑未来怎么改革内阁,毕竟这还是他提出来的东西。</br>  把各种想法,暂时置之脑后。</br>  朱炫正式开始看奏章,一边看还一边写批复。</br> 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,他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章,那就是镇守河套的平安,和代王朱桂觉得,可以在山西和河套等地附近,选择一个地区来重开马市。</br>  所谓的马市,就是明朝时期,大明王朝和北边边疆各族贸易的一个场所,最开始是和牛马相关,但是现在马市贸易,早就不再是牛马交易。</br>  还有各种商品,比如布帛、茶叶、盐等的交易,换取胡族的牛羊、羊皮等等。</br>  以前在大同,也是有马市的,叫做宣大马市。</br>  后来和草原上的敌人关系不好,双方本就是敌对,这些早就取消了。</br>  “通过马市,和鞑靼、瓦剌等贸易。”</br>  “和安南等地一样,用经济手段,控制和同化北边胡族。”</br>  “根据他们的了解,靠近大明边地的一些胡人,对大明不算敌视和仇恨,还愿意同化为汉人。”</br>  “他们更希望,和大明互通有无。”</br>  朱炫念叨着他们的奏章。</br>  其实他们说的也对。</br> 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,那些蒙古贵族退出大明,但不少普通人还是留在大明土地上,现在都成了汉人。</br>  被大明同化。</br>  被华夏文化,彻底地归化了。</br>  边地的外族,和大明接触最多,草原上条件艰苦,要啥没啥,天气还很冷,很多时候连吃饭都无法保证。</br>  反观大明,地大物博。</br>  边地的鞑靼、瓦剌人,愿意成为汉人,愿意被同化了,也不意外。</br>  朱炫看着奏章,在想他们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,自言自语道:“实行经济控制,让其归顺,再用文化上的同化。”</br>  这些他认为可行。</br>  如果能做好了,可以很轻松地,发展人口,深入草原,对瓦剌、鞑靼进行打击,彻底把草原上的人,变成大明子民。</br>  “想法是美好的,至于能不能做到,那就看怎么处理其中的关系了。”</br>  朱炫心里想着,其他的奏章暂时放下不管,拿起平安和朱桂联合写的奏章,去找老朱看看。</br>  “乖孙怎么想的?”</br>  朱元璋看完了奏章,没有马上表态,而是反问了朱炫一句。</br>  以经济手段,来控制一国。</br>  这个成果,老朱是看得到。</br>  安南等地正是通过如此手段,被大明牢牢地掌控在手里,再以文化同化,现在去安南问一句,他们是什么人。</br>  那些安南人保证会说,自己是大明百姓。</br>  因为当大明百姓,要比当安南人更有自豪感。</br>  “孙儿认为,可以试一试。”</br>  朱炫说道:“重开马市,孙儿可以安排几个商队北上,尽快地通过经济,控制一切。”</br>  主要是看朱元璋同不同意。</br>  朱炫觉得可行,完全没问题。</br>  至于商队,他手底下多的是。</br>  如今大明的商人,基本是他的人,或者能听从他的安排,比如苏州府那一批,只需要让沈家的人提出一下,都能轻松地做好这个。</br>  “商队北上,以经济控制,孙儿认为不错。”</br>  “如今我们大明不缺粮,有土豆、红薯和玉米,又有化肥增产,粮食充足,可以满足我们全国的需求。”</br>  “谷贱伤农,如今不少大明百姓,不需要耕作,北边百姓说不定还能空闲下来,除了种完几亩地,把未来几年的粮食种出来,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。”</br>  “这个时候重开马市,就能让他们经商贸易。”</br>  “可以加快经济增长,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,又能为大明增加税收。”</br>  “我们在北边,长年有大军镇守,也不怕那些商贾和外族人乱来。”</br>  朱炫比较倾向于重开马市,平安和朱桂他们的想法不错。</br>  历朝历代,重农抑商。</br>  主要原因,还是商人不事生产,到处走,没有固定的住所,这样做一来会导致田地没有人耕作,国家的粮食无法保证,二来随处走动的人,会导致人口的不稳定,甚至会带来混乱之类。</br>  古代的王朝,恨不得所有百姓,永远扎根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。</br>  如今粮食不再是问题,大明不再缺粮。</br>  一年种植的粮食,足够食用两年,少部分人耕作供养大部分人已经实现了。</br>  朱炫甚至还在研究,未来的机械化种田。</br>  对于流动人口太多,造成混乱等,其实在边地,常年有大军驻守,也不是什么麻烦。</br>  “言之有理。”</br>  朱元璋看着奏章,沉思良久道:“那就按照乖孙说的去做,这份奏章,咱同意了,那些商队,乖孙你来带动,马市也是你来负责。”</br>  “好啊!”</br>  朱炫满口答应下来。</br>  互通有无,发展经济,确实比较重要。</br>  朱元璋又道:“咱老了,关于经济方面的事情,远不如乖孙精通,只要你把握好这个度量即可,但是要注意,不能让铁器等,大量流出去。”</br>  除了铁器,还有火药,都是大明违禁品。</br>  这些可以用来制造武器,必须严格管控。</br>  大明民间,早就不允许存在火药,但不保证会没有人私藏,铁器就更普遍在民间存在。</br>  必须要管控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61_161121/733686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