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重生:森工子弟的火红年代 > 第一百五十八章 抬大木头
    采伐的木头,要运到装车场,即便是归楞作业,也得是运到距离铁路沿线比较近的楞场才可以。</br>  但伐区一般都在山上,这中间的距离挺远。</br>  要是拖拉机来集材的话,就好说了,直接拖拽着木头到装车场就可以。</br>  但是人工集材不行,人抬着大木头走出挺老远,不等到地方,就累懵了。</br>  所以人力集材,就得找点儿巧办法。</br>  因为集材运输要按照图纸,一条沟一条沟的集运。</br>  所以在刚上冻的时候,沿着山间沟塘子,提前修好冰沟。</br>  一些拐弯的地方,要用遗弃材做挡墙。</br>  等大地封冻后,将沟底的雪都拍实,往沟里浇水,使整个儿沟结成光滑的冰面。</br>  一般在元旦前后,冰沟彻底冻实了,将木材滑放到楞场附近,归楞即可。</br>  这种方法,有的地方叫串冰沟,也有的地方叫抽林子,或者放件子车。</br>  眼下冬季采运刚刚开始,还不到滑放的时候。</br>  盛希平一边安排几个岁数小的知青去修冰沟,一边带着人,把木头运到沟塘子的沟口附近。</br>  将木头摆成鱼骨状,这样等着滑放的时候最省力。</br>  八个人抬着大木头,来到沟口。</br>  盛希平喊着号子,八人一起弯腰,将木头卸在地上。</br>  然后卸下掐钩,再用杠子在木头小头撬动几下,将木头斜着摆在沟口附近。</br>  木头总算放下,众人都松了口气,有人摘下柳条编制的安全帽,擦了擦头上的汗。</br>  林业的安全帽可以冬夏两用。</br>  安全帽上部用柳条编制而成,夏天就这样戴在头上,防备树上的枯枝掉下来砸在头上,或者在上山的时候被伸过来的树枝划着。</br>  柳条帽两侧二部安着拉锁,冬天安上两只用长毛狗皮做的耳朵帽子防寒。</br>  知青队夏季没给发劳保,到了冬季采运期,别的没有,安全帽必须得配发。</br>  这安全帽戴着不咋好看,有的人见着就说是跟智取威虎山里面的小炉匠那样,有点儿滑稽可笑。</br>  但别小看了那帽子,十冬腊月的天气,山上死冷死冷的,有这毛茸茸的帽子护着耳朵,不至于把人的耳朵冻坏了。</br>  “希平,你看按照目前的进度,咱们打算在元旦之后开始滑放木头,赶趟儿么?”</br>  陈维国喘着粗气,问盛希平。</br>  “应该没问题,咱这片伐区小,上头给咱定的任务额也不算太大。</br>  大家伙儿多用点儿心,我估计年前就能干完。”</br>  盛希平上辈子包过林场不少活呢,经验在这儿,所以很有信心。</br>  “其实要我说,咱几個都多余来山上受这个累。</br>  这玩意儿一冬天累死累活的,挣那几百块钱,还赶不上跟着你上山打猎呢。</br>  这一冬天,咱不得打老多东西了?</br>  多卖几个黑瞎子胆、猞猁皮,啥都出来了,不比在山上受这个累强啊。”</br>  陈维国忍不住,嘟囔了一句。</br>  “维国,话不是那么说的。咱们打猎是自由,可没啥前途啊。</br>  咱是知青,上山来接受锻炼的,咱在林场的表现,直接关系到往后的前程。</br>  将来不管是招工,还是当兵,表现不好没咱的份儿。”</br>  盛希平一听,就笑了。</br>  咋说呢,这要是回到八十年代那时候,他肯定摔耙子不伺候猴。</br>  谁闲着没事儿跑山上来出这个憨力?一天天累得要死,这一季下来,也没多少钱。</br>  可眼下不行啊,这个年月不让做买卖,承包到户也没开始,啥都干不成。</br>  盛希平是会打猎,可打猎不能一辈子。</br>  打猎也好、挖参也罢,还是打松籽薅牛毛广,这些统统都叫副业。</br>  不管得多少都是偏财,不能当主业干。</br>  尤其是这几个小哥们儿,都跟在他身后习惯了。</br>  要是盛希平说不来山上干活,那几个肯定就跟着不来了。</br>  这哪行啊?在爹妈和一众长辈眼里,岂不是成了盛希平鼓动这几个小哥们儿,不务正业么?</br>  林业局以后如何,最少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。</br>  眼下,还是得带着小哥几个,稳稳当当干活,能招工的尽量还是招工,这是正经出路。</br>  招了工,领着工资,副业该干还可以干,到时候有两份儿收入,这多好啊?</br>  陈维国一听,也是这个道理。</br>  “嗯,也是。不管咋说,还是得招工才有出路。”</br>  “走吧,回去干活,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,先顾眼前。”</br>  盛希平招呼那几个人,一起往回走。</br>  目前林场三十来个男知青,王建设和张志军给李大壮当油锯助手,潘福生领着两个岁数小的去修冰沟,高海宁带着俩人造材。</br>  其余人大致分成三组,都抬木头。</br>  眼下是先进行上半段工序,尽量抓紧时间伐木。</br>  等到过了元旦,将木头滑放到下面楞场,通过检尺员检尺之后,才能叫产量。</br>  知青队独立核算,属于承包性质,多干才能多得,所以这些知青谁也不敢懈怠。</br>  不光是知青,正式工人也一样,冬季采运的口号就是争分夺秒创高产。</br>  前川林场连着两年都是全局产量第一,被评为先进单位。</br>  这项荣誉,全林场都看的很重,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。</br>  山上,工人们精神抖擞拼命干。</br>  山下,不管是局里还是场里,也采取各种手段,调动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。</br>  局文工团,专门下基层到各山场演出,他们结合林区特点,自编文艺节目。</br>  松江河林业局文工团,那可是能人辈出,其中就有长影下到基层的几位演员、歌唱家。</br>  局文工团,在各个山场巡回演出,慰问驻扎在山场上的职工。</br>  消息传来,整个儿林场都轰动了,好多学生都着急看节目,干脆就跟着车,一起上山来。</br>  “爸,大哥。”</br>  盛希安和盛希康没领弟弟妹妹,这俩人坐车上来了,顺道还给盛连成父子,带了些吃的用的。</br>  “哎呦,你们咋上来了?这大老远的往山上跑干啥?”</br>  盛连成一看俩儿子来了,也挺高兴。“芳儿他们没跟着来啊?”</br>  “没有,他们倒是想来,可是我妈听说下了车还得往里走挺远,就不让他们来了。”盛希康解释道。</br>  “嗯,也是,山上没那么多住的地方,他们来了也是捣乱。”盛连成点点头。</br>  那几个太小了,来山上还得分神照顾,不来最好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52_152734/744928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