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言情小说 > 北宋穿越指南 > 0512【平叛中的南方】
    “砍头咯,砍头咯,潘家二郎君要砍头咯……”</br>  开封的刑场在城郊东南,那里本就颇多坟墓,无人认领的犯人尸首,可以就近拖去坟地里埋了。</br>  失业或得闲的百姓,一股脑儿涌向城外。</br>  也有人在街边候着,等着死刑犯经过时看热闹。</br>  那可是布行行首家的郎君,虽比不了前朝权贵们,却也值得大家一路好送。</br>  齐大跟潘二公子同行,也算在地愿为连理枝了。</br>  可惜披头散发,看不清俊俏容貌,全城都传他是美男子,不晓得传言有几分真实。</br>  人们跟随着行刑队伍前往法场,如今许多娱乐场所都不营业,观看行刑反而成了固定项目。</br>  “头发竖起,查验身份!”</br>  “确属潘本中、齐大无疑。”</br>  “等时辰。”</br>  “……”</br>  潘家觉得此事太过丢脸,只派了心腹奴仆过来。</br>  刽子手他们已经打点过了,现在给其他辅助人员送钱,免得安排不周又让儿子多遭活罪。</br>  潘意站在人群中看着,不等时辰来临,便转身默默离开。</br>  他是潘美的曾孙,二十二年前做驸马,娶了宋神宗的小女儿徐国公主。十一年前公主病死,续弦又娶了一位赵宋宗室女。</br>  潘意担任的最高职务,不过正五品虚衔武官,没有任何实权,更没有带过一天兵。</br>  曹家、韩家、向家都拆族迁徙了,下一个必然轮到潘家。</br>  布行大贾潘氏,跟潘美家族没啥关系,但近些年七弯八拐叙了远亲。</br>  现在闹出这档子事,指不定就变成收拾潘家的由头。</br>  回到家宅,仆人赶忙迎上来:“老爷,朱经略召见!”</br>  潘意闻言一怔,随即又嘀咕道:“还好,还好……”</br>  先召见再处理,说明还留有一线余地,便如另外那三家之故事。</br>  若是直接让官府出手,潘家才真的完蛋了。</br>  潘意匆匆忙忙进宫,被勒令在偏殿等待。进入偏殿,却发现潘公谏也在,潘意顿时又有些心慌。</br>  潘公谏同样也心慌,这把潘美的后人叫来是啥意思?</br>  他们两家真的没关系啊!</br>  潘意为了避嫌,坐到偏殿最角落,潘公谏也连忙挪位置。</br>  然后,他们被同时接见。</br>  依旧是朱国祥坐主位,朱铭搬一张椅子在旁边。</br>  二人上前拜见,被分别赐座。</br>  “听说你们两家是亲戚?”朱铭率先开口。</br>  “绝无此事!”</br>  潘意和潘公谏同时否认。</br>  朱铭笑道:“倒是很有默契,看起来像一家人。”</br>  二人听了哭丧着脸,不知该如何解释,因为两家确实叙过亲戚。</br>  这二十年来,潘家已不再风光,远远不如曹、向两家。</br>  而且家族愈发臃肿,直系、旁系发展到两三千人,这还是其中一支分家到长安之后的数据(长安那边的潘家,就是传说中柴荣的后代)。</br>  只出纨绔,不出人才,再大的产业也经不起挥霍,有大商贾跑来认亲戚,潘家收到礼物竟也认下了。</br>  潘公谏噗通一声跪地:“草民愿原价买扑樊楼三年!”</br>  朱国祥点头微笑,对此人的表现很满意。</br>  樊楼的酿酒业务,已经被拆走了,如今又缺乏经营食材,原价承包百分之百亏本。就算等到夏粮收获,樊楼生意兴隆,依旧没什么赚头,因为独家酿酒牌照没了啊。</br>  潘公谏又说:“草民再捐三十万贯助饷!”</br>  朱国祥赞许道:“潘员外一看就是忠公体国之人,且先起来坐下吧。”</br>  潘公谏爬到椅子上时已浑身瘫软,罚钱两百万贯,助饷三十万贯,还要原价承包樊楼三年,便是东京布行行首也扛不住。</br>  哪有恁多现金?</br>  罚款的两百万贯,非得分期支付不可,而且还要算利息的。接下来二三十年,潘家做生意的利润,全等于给朝廷打白工。</br>  潘意见潘公谏逃出生天,也只能有样学样,跪下说道:“潘氏在开封族人太多,请求拆族迁徙各地!”</br>  “潘仲询的后人,果然深明大义。”朱国祥不吝赞扬。</br>  潘意硬着头皮说:“只是潘家纨绔众多,近些年入不敷出,着实没剩几个浮财。潘氏全族,只能凑出五万贯助饷,还请经略与元帅多多包涵。”</br>  朱铭说道:“有诚意即可。”</br>  对于各大家族,父子俩早就调查过来,潘家真没剩多少财货,否则肯定被列为拆分第一批。</br>  朱国祥说道:“听闻你颇有才名,可暂入翰林院编修文史。”</br>  “多谢经略相公大恩!”</br>  潘意顿时又高兴起来,他在旧宋只能做闲散武官,而今却捞到一个翰林院职务,认真算起来倒还是赚到了。</br>  至于拆族分家,那就委屈一下族人呗。</br>  父子俩红白脸唱着,又是一番勉励吓唬,这二位姓潘的躬身退下。</br>  出得东华门,两人面面相觑。</br>  “潘翰林保重。”潘公谏拱手道。</br>  潘意回礼道:“彼此彼此。”</br>  朱家的刀太锋利了,这些天一直在杀人,连侥幸没被查的帮会成员,都整日躲在家中不敢出来惹事儿。</br>  皇宫里,父子俩却在聊天。</br>  朱铭说道:“被查的老吏太多,让太学生临时充任吏员,他们心里肯定不情愿。趁着登基大典,挑几個办事得力的太学生,赐给他们进士功名正好合适。接下来半年,提拔吏员渐渐腾换,会办事的太学生外放做官,能力拉跨的全部予以遣散!”</br>  “也算一个办法。”朱国祥点头说。</br>  他们说话之间,一匹快马踏着河面坚冰而来。</br>  加急公文还没送进城,石元公手里的另一套系统,已经提前发来相关重要军情。</br>  石元公火速前往东宫觐见:“昏君赵佶,跟伪帝钟相议和了。”</br>  “他俩议和?”朱铭感觉很滑稽,又觉得理所当然。</br>  石元公说道:“赵佶将一东南宗女收为义女,又封为帝姬,赐婚嫁给钟相次子钟子仪。由于钟子仪年龄尚幼,估计过两年才会完婚。这桩婚事在荆湖已经闹开了,伪楚许多将领都反对,认为不该跟昏君结亲。方腊旧部方七佛,本来投靠了钟相,听到消息立即举起反旗,跟荆南那边的瑶族等部联合。钟相大怒,带兵亲征去平方七佛之叛。”</br>  朱铭思虑道:“拿下了开封,蜀中应该稳了,让白祺移镇荆门。开春之后,东京调一万兵力南下,防备钟相突然发兵北上。”</br>  ……</br>  南边打得很热闹。</br>  先是朱铭任命的两淮总管、原淮南转运副使方孟卿,带着一堆李宝临时招募的军队,横扫两淮各个州县。</br>  接着两淮不断出现“义军”,有人是真心拥护朱元帅,有人却是打着“朱”字旗劫掠。</br>  从四川调去两淮的文官,被这种乱象搞得头大如斗,只能请求方孟卿调兵维持治安。</br>  方孟卿剿了几次匪之后,又遇到淮东南叛乱,只能集中兵力去平叛。后方州县又闹起来,遍地都是匪寇,还全打着朱氏父子的旗号。</br>  两淮地区,已呈失控局面,但城池都还在朱氏治下。</br>  宋徽宗那里也没好多少,由于翁彦国横征暴敛,竟然在杭州府境内激起民乱。</br>  童贯带着胜捷军成功平乱,宋徽宗顺手就把翁彦国宰了,既能给百姓一个交代,又把翁彦国抄家弄来财货。</br>  继而,江西又出反贼。</br>  却是权邦彦训练军队跟钟相交战半年,本来打得好好的,宋徽宗突然南下,复辟帝位安排官员,并在江西征收额外赋税。</br>  江西支撑战争已至极限,宋徽宗这个操作,把紧绷的一根线压断。</br>  江西的中部和南部义军蜂起,权邦彦不得不派兵南下征讨。</br>  幸好这时朱铭攻占开封的消息传来,久攻江州(九江)不下的钟相,主动选择撤兵并派使者谈判。</br>  钟相打算在冬天出兵,趁着荆襄防备空虚,狠狠给朱铭背后来一刀。</br>  谁知和谈联姻的消息传出,方七佛又在荆湖南路叛乱,完全搅乱了钟相的全盘计划。</br>  如今,两淮在平叛,江西在平叛,荆湖在平叛,三方谁也顾不上谁,全在清理自己内部的叛军。</br>  而且还得在边界城池,驻扎一些军队彼此防备。</br>  杭州行在。</br>  大量东南名人文士,被宋徽宗征辟过来做官,好几十人留在他身边吟诗作赋。biqubao.com</br>  一首大晟词正拍得宋徽宗高兴,太监李彦等待良久,直等到这些词人散去,才走到他耳边低声说:“官家,福建有莠民作乱,汀州太守弃城而逃,上杭县令守城殉国。”</br>  宋徽宗的好心情瞬间消失,烦躁道:“江西贼寇未除,怎福建又起乱子?朕广辟贤才、励精图治,明年就要北伐收复失地,天下百姓就不能安分一点?”</br>  李彦连忙说:“愚民无知,怎晓得圣天子之志?”</br>  宋徽宗把蔡攸、童贯唤来:“汀州之事,你们可知道了?”</br>  童贯说:“汀州五县已失其二,且与江西贼寇连成一片,若不早日剿灭,恐会迅速做大。”</br>  “那你就带兵去剿!”宋徽宗说。</br>  童贯为难道:“粮饷不够。”</br>  蔡攸说道:“今年征收的赋税,已然所剩无几,杭州又在营建宫室……把宫室停下,还能省些钱粮出来。又或者拿出查抄翁彦国的财货,也能发兵数千。实在不行,就只能再加征免夫钱了。”</br>  宋徽宗说道:“杭州行在若不营建宫室,怎么体现天子威仪?若无威仪,如何膺服百官?两江、两浙、两广、福建,明年征发免夫钱一千万贯,用来征讨福建汀州贼寇。灭了汀贼,顺势前往江西,会同权邦彦两面夹击赣贼!”</br>  童贯和蔡攸对视一眼,都看到彼此脸上的无奈。</br>  恐怕免夫钱开征,平乱大军还未出发,就又有新的贼寇造反了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39_139134/725689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