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:开局摊牌穿越者,老朱懵了 > 第574章 李善长的降维打击
    七月,李成桂殚精竭虑,利用指使谏臣攀诬等手段,成功斗败他昔日的伙伴、也是最大的政敌曹敏修,在开京成为了掌握实际朝政的唯一权臣。</br>  但也就是在这时,他突然发现,高丽的朝臣,已经有过半携家带口,偷偷逃离了开京,去往济州岛依附驻扎在那里的那位,由大明册封的所谓“高丽新君”。</br>  高丽朝局,已经分裂。</br>  “父亲,近日多有高丽朝臣前来依附,言语间频繁试探,都是要见郑梦周和新王的。”</br>  “可我们又何尝有什么高丽宗室?更不必提郑梦周如今尚未押至济州,纵然到了,此人也未必与我等齐心……”</br>  李善长正在房中观看着高丽舆图,他手中执一颗围棋白子,似在用黑白两色棋子,模拟着如今高丽国中的局势变化。听到李祺进言,他甚至连头也不抬,随口道:“爱试探,便让他们试探去罢。郑梦周来或不来,与我等无碍。”</br>  “不必忧心,只继续遣人招揽开京大臣便是。”</br>  李祺恭声称是,只脸上仍带着疑惑。犹豫许久终于还是开口:“儿子实在不明白,若是此谎言拆穿,这些高丽大臣复归李成桂,该当如何?”</br>  “况且父亲,济州岛中并无多少守军,李成桂手握重兵。那些拉拢来的官员又都是文人,如何能与李成桂争锋……”</br>  李善长将手中的棋子按下,终于抬起头来看着这位老实的大儿子。“你能知晓文人无用,也算是进益了。权位只在刀枪之中,仅凭文人,自是百无一用。”</br>  “但你需能看明白,这些文人背后站着的是什么,他们又为何会投到这济州岛来。想清楚这些,方才的疑惑便可迎刃而解。”</br>  他是真的希望这位长子能够有所进益,因此现在十分期待的看着李祺低头沉思。</br>  然而过了许久,李祺依然一脸疑惑的抬头:“父亲,儿子愚钝,还是想不明白。”</br>  “这些臣子文人,不正是为了忠义正统,而前来济州投顺吗?毕竟明面上济州岛上的‘高丽国王’,才是有大明国书册封的正统高丽皇帝。”</br>  “若是他们知道此事是我大明蓄意欺瞒,定然要转头依附李成桂,与我大明为敌……为何您却觉得此事并无大碍,儿臣实在难以体悟。”</br>  “……唉,罢了。你心性过于仁善,自然想不到那些弯弯绕绕。”李善长滞了一滞,方才无奈的叹了口气。自己在朝堂叱咤十数年,却偏偏生了这么个对争权一无天赋的长子。</br>  他让李祺坐了下来,开始和他说起高丽局势。</br>  “高丽朝享国已有数百年,国中官僚,皆为世代富贵之权贵,人人在高丽皆是田连阡陌,为大户人家。这些人百年经营下来,在高丽的势力盘根错节,其吏治比之前元更为腐败。谈何忠义?”</br>  “你以为他们前来济州,是为了投效新王?错了。他们是为了保全家中利益。”</br>  “李成桂出自军阀,与他们并非一系。他们自然担心让李成桂掌权,这粗鲁军汉会借故洗劫他们家中财富……原先因为李成桂手握重兵,他们还能勉强隐忍。可如今我等举起新王旗帜,又有大明撑腰。”</br>  “若是跟着李成桂与大明作对,指不定他日就要如瀛洲之幕府将军那般,偌大家业一夜之间全都灰飞烟灭……这些担忧自家利益受损的高丽士大夫们,焉能不争相投效?”</br>  李祺听的都愣住了。眉头已深深的皱了起来,须臾又开口问道:“可若是如此……这新王……这新王,总该确有其事才……”</br>  “新王不新王已经不重要了。或者说,这些高丽人压根不在意有没有新王。”李善长轻捻长须。“否则,他们为何只是以言语试探?既全心前来相投,不是更该心心念念,要求拜会新君吗?”</br>  “这一场斗,并非新王与李成桂、王昌相斗,而是李成桂与我大明相斗。”</br>  “是我等以大明之势,威吓高丽百官:愿归附大明的来,愿与李成桂同死的去……且看这些高丽人作何选择。”</br>  “至于那什么新王。纵使他们知道了没有此人,也会为殚精竭虑的捏造个所谓‘新王’出来,以正他们自身之名。不必我等忧心。”</br>  “儿子……儿子受教了。”李祺只觉得自己的三观都受到了巨大的震动,脑袋转了好多个弯,才终于将其想明白了过来。只是虽想明白了,却依然感到颇受震撼。半响方道:“父亲,若这些人皆是自私自利之辈,我等又如何能够倚仗?”</br>  “自私自利之辈,自会为利所趋,亦愿为护食而亡。”李善长微微一笑。“无妨,且等着罢。等李成桂坐不住了,自会助我等让他们为我所用。”</br>  与李善长所料相同,身在开京的李成桂深知大明对高丽的压迫。高丽自建国以来,排在第一条的国策便始终是“事大”,其意为“侍奉大国以保全自身”。高丽上下侍奉了数百年的中原大国,早已经习惯了借助大国威势关起门来,在自己国中作威作福的日子。</br>  如今骤然失去了可以侍奉的大国,甚至还有可能遭受大国的兵锋,高丽朝廷上下皆如被泰山压顶一般喘不过气来。前些年倒也还好,除了大明之外尚有北元。可如今北元已成昨日黄花,无法在两個大国之间左右逢源。且这唯一一个可以侍奉的大国,还发来了国书斥责自家朝廷实际上的一把手为叛逆……这样的局面,让那些尚在开京城中的高丽人如何能不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?</br>  这些压力,直接反馈到了被大明国书主要针对的李成桂的身上。李成桂一面继续派出使臣前往济州向大明使臣李祺求和,明言遑论付出任何代价,只要李祺能遣返那莫须有的高丽新王,他便在所不惜;一面他派手下兵马封锁了开京,严防城中官员再有逃亡济州者。然而纵然如此,亦时常有高丽官员趁夜以吊篮出城,纵然杀之亦不能绝。城中其他人更是人心惶惶,京城开京已经陷入了瘫痪。</br>  在第三次求和被拒之后,李成桂终于明白他若想继续执政,与大明的一战已经在所难免。十月初,李成桂征伐大军三万,以“讨伐逆臣”为名浩浩荡荡开赴济州岛。而此时,济州岛上的大明守军,甚至不足三千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38_138705/751030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