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长生仙游 >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:请辞
    岁月从不言语,却在目光之下,看的清楚。</br>  自修仙界玄修下场过后,人间南北两座天下陷入了僵持的局面,进退两难。</br>  洪元天下的妖怪要比萧洞虚想的要棘手的多。</br>  那里面错综复杂,不仅有这人间本土的妖怪,还有着从那修仙界远渡而来的妖,都想要分一杯羹。</br>  更别提还有那魔修的踪影。</br>  这小小的人间,却容纳了四方的妖魔鬼怪神仙佛陀,这着实让人难以置信。</br>  如今,却分为了两派。</br>  以人,仙,佛,三道矗立北方。</br>  以魔,妖,怪,三道屹立南方。</br>  这般架势,倒像是那正魔之争,虽也没有那么夸张,但也大差不差了。</br>  ‘这人道的气运,怕是不好拿了……’</br>  萧洞虚这般想着,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退场,这场人为而成的劫,本就是早便设计好的局,只是这结局,却变得扑朔迷离了。</br>  气运二字,不知牵动了多少人心。</br>  ……</br>  燕南天南下而来,近些年朝廷下了不少政策,各地容纳流民,于各个城池之外修建屋舍,再成村落,容纳百姓,如今已经少见有什么流民了。</br>  只是那南方,却是在短时间内回不去了。</br>  谁也不知道那边到底变成了何等模样,有人遥望着家园,回想起曾经,总是难掩的念叨。</br>  “虽说的确是活下来就好,可这离家千百里,谁人又不念叨呢。”</br>  燕南天听着身旁的人说着,他顿了一下,说道:“若是回不去了呢?”</br>  “回不去……”</br>  似乎这人也没想过这个问题,他张了张口,说道:“老汉我倒是觉得以后那些个妖怪肯定会被赶走,只是兴许我是瞧不见了,都说人死了后要落叶归根,嗯……算了算了。”</br>  燕南天听着这些话,沉默不语。</br>  他不认识这老丈,只是路上遇到了闲谈了两句。</br>  他问道:“那南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?”</br>  老丈回忆了起来,说道:“什么模样?”</br>  他那思绪回转想着曾经那般缩减的景象。</br>  妖怪张口啃食着逃难的百姓,满地的鲜血满墙的血渍,回想起来那一股血腥味,便让老丈颤抖不止。</br>  他连连摆手,摇着头,什么都没有说。</br>  那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,甚至让他不知该如何形容。</br>  燕南天见此没有半句话语,他站起身来,说道:“多谢老丈,我亲眼去瞧瞧。”</br>  他踏上了路,他同样很好奇这世人所言,更是想起了从前监正说起的南方。</br>  他定要亲眼瞧瞧。</br>  ……</br>  远在春惠的童念一收到了两封信。</br>  一封没有署名的信,但她知晓是谁寄来的。</br>  另一封则是尚书府来的信。</br>  她看了解环寄来的信件,见其上所言,心中微动。</br>  “莫非官家真的这般选了……”</br>  童念一有些恍惚,却是想起了当初娘前所言。</br>  ‘若他踏入修行,心志不定,必将为害家国天下。’</br>  ‘但若他心志坚毅,参悟得了大道,终有一日,他会舍弃下人皇的身份。’</br>  童念一一时恍惚,见那解环字里行间都在说着邀她前去上京,可见此童念一却已无感,她将信封放了下来,随即拆开了另一封信。</br>  信是唐尚书府上寄来的,见其上字迹,却不像是唐世景亲手所写。</br>  可当童念一见后,却是心神一怔,一瞬间眼前的视线都暗了几分。</br>  她踉跄了一下,顿时心中焦急不安。</br>  “来人!备马!!”</br>  童念一不敢相信那信上的内容是真的。</br>  突发噩耗,让人手足无措。</br>  唐师从来待她如亲女儿一般,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,却任旧挂念,常常书信来往,却未曾料到会出这样的事。</br>  童念一心急如焚,与管家打了声招呼。</br>  “回头告诉我爹娘,便说我去上京城了!”</br>  马不停蹄,一路疾驰。</br>  由春惠府至上京城,足足七日路途,却只是四日就赶到了。</br>  当童念一到了那唐府门前时,却见那府上尽缠白绸,哭声丧乐从那府中传来。</br>  童念一恍惚了一阵,险些就在此地晕了过去。</br>  唐悦容见了她,连忙上前扶住,“念一。”</br>  唐悦容红着眼眶,如今她已是两鬓斑白,脸上皱痕密布。</br>  童念一眼中含泪,“悦容姑姑,老师他……”</br>  唐悦容轻拍着她的背,说道:“念一,人生在世总有一死,莫哭,莫哭……”</br>  唐世景去的突然,据下人所言,老爷去时是在夜里,突发恶疾,守门的下人虽说及时发现,请来了太医,但最终却都只是摇头直叹。</br>  夜里突发恶疾,不过一个多时辰,人便去了。</br>  唐世景早已老了,身子骨也大不如前,年轻时跟随军队从边关一路杀至上京,难免留下了一些病症,久而久之,便再难治愈了。</br>  这似乎已是早该有预料的事情。</br>  唐悦容难掩心中悲桑,泪如决堤而下。</br>  进了府中,披上白孝,哭声不止。</br>  “老师,不孝学生…来看你了……”</br>  三日哭丧,朝廷之上大小官员皆来了唐府。</br>  有人神色恍然,只觉得眼前一幕让人难以置信。</br>  “怎么忽然就走了……”</br>  不管是曾经的朝堂上争锋相对的敌人,还是如何,此一刻亦是感到心中空落落的。</br>  这数年以来,整个朝廷几乎就没缺过银子。</br>  这一切全都仰仗于这位户部尚书。</br>  他凭着一己之力,改革了户部,启皇商一道,另辟蹊径,仅是数年便为朝廷证道了十余年都收不上的税银。</br>  不管是北伐北漠,南下治河,又或是流民的安顿,这样大事小事,国库从未少过银子,一分一毫都算的明明白白,清清楚楚。</br>  这样的一个人,却是忽然之间离去了。</br>  谁人都有些恍惚。</br>  而在唐世景死后,一时间户部也乱了套了,那繁琐复杂的账本让人看去眼花缭乱,庞大的工作量让户部的官员都为一怔。</br>  “尚书当年到底是怎么一个人算下来的!”</br>  众人慌忙,却又无能为力。</br>  事至官家桌前,后又提拔了一人重整户部,可结果,却让人恍惚不矣,来了一位,请辞一位,一连许了三位有能之才,却都纷纷引辞。</br>  无人能胜任此职。</br>  而此刻代替人皇的沈秋月却是慌了神。</br>  “这让我怎么办啊,我哪里懂什么治国啊。”</br>  沈秋月挠了挠头,只觉得自己摊上了一桩麻烦事情。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25_125168/751624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