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长生仙游 > 第一千零二十章:赴死送信
    萧洞虚查阅了数月有余。</br>  却迟迟没有进展,记述的文献太过稀少,他也未曾推测出什么有用的东西。</br>  他不禁感叹,“若是陈先生在就好了。”</br>  先生对于古字有先天的感知与见解,若是陈先生在的话,说不定都不用查这些文献,目光一见,便能猜出个七七八八。</br>  “唉……”</br>  萧洞虚忽的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。</br>  不过无奈虽无奈,但这也让他来了兴致,毕竟能难得住他的事情真不多。</br>  ……</br>  接下来的事倒是让人出乎意料。</br>  于修仙界各处,皆有修士发现了祭坛的身影。</br>  其上的纂刻的古字虽有差别,但总体却有七成相似。</br>  萧洞虚通过对于这上面的古字进行对比,从中找出了相似的篇幅,再作见解。</br>  越往下,他却越是觉得有些不安。</br>  他隐约间好似察觉到了个大概。</br>  “这群魔修该不是想逆转天地阴阳,引那唤魔神君降世吧?!”</br>  萧洞虚莫名之间感觉这个可能很大。</br>  但他却又觉得荒谬!</br>  这都多少岁月过去了,那唤魔神君估计早就死的连渣子都不剩下了,这些魔修这般作为,也要有个前提才是,那就是这唤魔神君并未死绝,至少剩下了一些意识或是灵识留在了天地之间,就好似佛门之中的法相金身一般,能够引来佛祖降身。</br>  “该是不会吧……”</br>  萧洞虚越想越是心惊,随即便立马找到了钟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。</br>  钟正元却也对此事没有多少的了解,那唤魔神君之事记述虽多,但多数都只是笔记与历史之中技术着只言片语。</br>  可萧洞虚今日所提之事,却与他当初在记述之中所查到的大劫相互印证,这不得不让钟正元深思了起来,心绪也越发沉重。</br>  “钟先生?”</br>  萧洞虚的呼唤让钟正元回过了神来。</br>  钟正元顿了片刻,说道:“没事,我且先从古籍之中看看是否有所记载。”</br>  萧洞虚听后点了点头,说道:“有劳钟先生了。”</br>  待萧洞虚走后。</br>  钟正元长叹了一声,说道:“果真是劫难吗。”</br>  他觉得恍惚。</br>  这样的东西让人难以解释。</br>  自古以来,‘劫’之一字本就玄妙,人有劫,草木有劫,世间种种劫有劫难,就连天地也是。</br>  却始终都未曾有人道透过这劫难的真意。</br>  “此劫,莫非也是早已注定之事?”</br>  钟正元这般喃喃着,目光也逐渐深邃起来。</br>  ……</br>  隔年,人间入了冬季。</br>  今年冷了起来,各地忽降大雪,这也使得持续了许久的战事得到了缓解。</br>  值得一提的是晋王在面对南北受阻的情况下却依旧保持着优胜之势,不仅将雁王的军队消耗了大半之数,还在这般压力之下攻破了朝廷一座城池。</br>  这其中也得益于后来投奔而来的一些江湖人士。</br>  武艺高强的人在这战场之上如鱼得水,一人可破数甲,使得军心大振,从而得了这般机会。</br>  雁王之军稍显落魄。</br>  一开始的确抱着赌意北上,谁料却落入了圈套之中,吃了个大亏不说,边关之地的一些兵马也落入了裕王手中。</br>  意识到不对的情况下连忙撤兵,谁料晋王并没打算放过他们,一路追杀了近百里,杀的他们人仰马翻,损失了大半兵力后这才罢休。</br>  “唉……”</br>  帐中唯余几声长叹,曾经赵无极手下的这几位谋士此刻亦是头疼不矣。</br>  其实说来,若无裕王之事,他们也还能有所退路,至少不至于这般损失惨重,可惜偏偏就是这个裕王,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了。</br>  前后皆败,如今的雁军是进退两难了。</br>  反观裕王这边,这两年最为得意的就是裕王。</br>  裕王阻挡关外之人,虽惹上了这个麻烦,但却笼络了大批人心,许多有志之士一心投奔裕王,以家国为名来到了裕王帐下,短时间内就笼络了大批人才。</br>  可以说,此举是损一而得十之举。</br>  短短数年之间,裕王的兵马便从最开始的一万余人,增长到了五万之数,这般忽然的进展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。</br>  当众人回过神来时,裕王已然起了大势。</br>  朝廷无能,雁军溃败,晋王更无处针对,只有他裕王,得了人心,得了兵力。</br>  “裕王当真大才。”</br>  在那南北楼中。</br>  穿着厚袄的唐峥呼出了一口白雾,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,手底下正是暖炉。</br>  唐峥收下了信件,抬起头看向面前的人,说道:“大人,裕王如今真的起了势了。”</br>  平安伸出手来烤了烤火,说道:“裕王起势是必然之事,不仅深得民心,而且明面上有江湖第二大势力南燕门相助,暗地里又有你家商行暗中助力,若不起势,除非裕王与他帐下谋士皆是蠢材。”</br>  唐峥听后道:“大人说错了,不是我家商行,事我那位弟弟。”</br>  平安听后笑了笑,也未解释什么。</br>  外面的雪下的很大。</br>  却忽闻一阵马踏之声从外面传来。</br>  “啪嗒,啪嗒……”</br>  唐峥顿了一下,抬眼道:“我去看看。”</br>  他起身下了楼去,随即来到了那大道之上。</br>  却见那马匹之上的人身上覆着鲜血,手臂之上还插着一支箭。</br>  唐峥一怔,连忙上前。</br>  那马儿却好似到了地方一般,一点点缓了下来。</br>  可随着马儿一声低鸣,双腿忽的屈了下来。</br>  ‘扑通。’</br>  马儿力竭倒了下来。</br>  连同着马背上的人一同倒了下来,滚了两圈后才停了下来。</br>  唐峥一惊,连忙上前,将那人翻过来才看清此人面貌。</br>  他忽的一愣,“玄掌柜?!”</br>  面前之人脸上已然没了血色,好似用尽浑身之力一般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信。</br>  “公子……”</br>  玄掌柜未曾说更多的话,只是一声公子便彻底泄了气,倒了下来。</br>  唐峥一惊,大喊了几声。</br>  “玄掌柜!掌柜!”</br>  可无论他怎么喊,却早已无力回天了。</br>  唐峥回过神来来,目光落在掌柜手中的那封信上。</br>  他怔了一下,小心的将其拿了起来,拆开一观。</br>  仅是一瞬,唐峥便呆滞在了原地。</br>  “爹……”

    三月,初春。</br>南凰洲东部,一隅。</br>阴霾的天空,一片灰黑,透着沉重的压抑,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,墨浸了苍穹,晕染出云层。</br>云层叠嶂,彼此交融,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,伴随着隆隆的雷声。</br>好似神灵低吼,在人间回荡。</br>,。血色的雨水,带着悲凉,落下凡尘。</br>大地朦胧,有一座废墟的城池,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,毫无生气。</br>城内断壁残垣,万物枯败,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,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、碎肉,仿佛破碎的秋叶,无声凋零。</br>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,如今一片萧瑟。</br>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,此刻再无喧闹。</br>只剩下与碎肉、尘土、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,分不出彼此,触目惊心。</br>不远,一辆残缺的马车,深陷在泥泞中,满是哀落,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,挂在上面,随风飘摇。</br>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,充满了阴森诡异。</br>浑浊的双瞳,似乎残留一些怨念,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。</br>那里,趴着一道身影。</br>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衣着残破,满是污垢,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。</br>少年眯着眼睛,一动不动,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,袭遍全身,渐渐带走他的体温。</br>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,他眼睛也不眨一下,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。</br>顺着他目光望去,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,一只枯瘦的秃鹫,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,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。</br>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,半点风吹草动,它就会瞬间腾空。</br>而少年如猎人一样,耐心的等待机会。</br>良久之后,机会到来,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,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。</br>,,。,。</br>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xc8.com/125_125168/74059796.html